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莫言论当代文学十大关系
|
来源: 2007-7-13 18:32:00 |
|
上月出版的《江南》杂志第三期,刊发作家莫言《试论当下文学创作的十大关系》一文。在文章中,他梳理了当下文学创作中的十大关系,分别为:人的文学与阶级的文学、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生活、作家思想与作品思想、作家人格与作品、创作的继承和创新、个性化写作与文学大众性、民族传统和西方文学、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
在文章中,莫言认为,保持个性化创作是作家最根本的东西,但个人经验只有与社会本质一致,才能获得一种普遍性与群众性。“文学创作就是这么残酷。如果你的痛苦、你的欢乐、你的感受没有跟时代合拍,那么你从个人出发的作品就不能引起反响。”
当下评论家说起中国当代文学便痛心疾首,甚至有“垃圾论”的说法,对此莫言却表示出乐观。他认为,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中国文学“应该说取得了辉煌的创作成就”,一些作家的作品,“完全可以和世界上许多优秀的作品相媲美”。他同时认为,在走过向西方文学借鉴与模仿阶段之后,中国文学需要“离西方文学远一点,离翻译腔调远一点,离时尚远一点,向我们的民间文化靠拢,向我们自己的人生感悟贴近,向我们的文学传统进军。”
在谈及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关系时,莫言认为,文学要健康发展,必须有健康的文学批评参与,但市场经济下的文学批评已经变得“非常复杂”:“个别批评家的行为,突破了文学批评的道德底线,使文学批评蒙受了耻辱。”许多批评文章也已丧失文学批评的公正品格。
莫言表示,“我希望批评家能够排除掉市场经济这个背景对他们造成的影响,能够排除掉个人恩怨对他们的干扰,用一颗真正的文学之心,来批评作家的作品。用一种说理的辩证的态度来看待作家的作品。”同时,作家也应对健康的文学批评保持敬意。
|
|
■相关链接
|
 |
|
|
|
|
 |
学子前程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