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文学批评不是为文学捧哏
来源:     2007-7-13 18:32:00
 
  作者:张柠

  文学批评首先要强调的是“批评”,也就是积极介入当代话语批判运动,继续五四前辈们提倡的“文明批判”和“社会批评”原则。

  在当代大众传播媒介中,各类批评声音此起彼伏,具有很强的介入性,特别是网络论坛,其批评效力更是惊人。平面媒体中,像《新京报》、《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每一天都有大量批评文章出现,并刊登在报纸的重要版面。它们介入现实,文风活泼、理性、尖锐;它们也讨论当代语言、表达、概念问题,但最终指向的是“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颇有一点20世纪20年代《京报》和《申报》的风范。所不同的是,《京报》和《申报》批评文章的作者主要是文学界的人,今天恰恰相反,很少见到文学界的影子。

  当代文学批评主要由两部分人构成,一是“表扬家”,为当代文学市场捧哏,见人就夸,从一线主流作家(显示批评本领),夸到打工诗人(表示底层关怀),乃至市文联主席(向权力抛媚眼)。夸奖容易批评难,夸奖的文章很少遭到质疑,因为惟一的读者就是那个被表扬的人,夸大一点文学成就他没意见。批评就不一样,因为被批评者会仔细阅读,寻找可供反击的蛛丝马迹,甚至还会诉诸法律。二是所谓的“学者”,他们几乎没有对当代文学产品进行必要的“话语”甄别,就急忙将刚刚发表在杂志上的作品纳入文学研究的范畴,用后现代、后殖民、新左翼等时髦理论的遮羞布,对大量假冒伪劣产品进行装修,还说它是“审美的批评”,然后发表在核心期刊,名利双收。“表扬家”的文章基本上没有读者,除了少数被表扬的人。所谓“学者”文章也是如此,只有学术管理人员在统计数据的时候才会看一看标题。

  这两种人还合伙对真正的批评翻白眼,说它不“美”,没有“学术性”。

  文学批评远离当代生活现场,现出一副“投机者”和所谓“学者”的阴阳脸,除了名利诱惑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点明哲保身的小心思,导致批评思维的僵化和视野的狭隘。写什么?如何写?,俨然成了文学研究和批评的铁律,其他人文学科不也在关注这些问题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范畴,人文学科研究的是“人”,特别是其话语建构中的精神信息。

  而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人”(写作者)的表达、言说中透露的时代精神状况。这是文学研究学科最初的动因。由于越来越细的学科分工,人们忘记了初衷,盲人摸象一样研究得不亦乐乎,最后变成了为随便什么文学产品提供市场通行证,高校文学研究不知不觉也沦为文学捧哏者。

  上面提到的更多是狭义“批评”,还有广义的“批评”,那就是通过符号分析,揭示当代的精神征候,并梳理语言符号系统信息中的自由、正义、公平、解放等“真理”话语。当然,究竟哪些作品透露了一个时代更为有效的、集中的精神信息?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它是确定“文学经典”的基本标准。但这个工作应该由文学史来完成,而不应该由“文学批评”来承担。文学批评是广义“批评”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在“写什么”、“写”的基础上,还要特别强调“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这样说话?言外之意是什么?表面的意思和隐含的意思是否重合?有没有意识形态的欺骗性?将作品中高雅、低俗、平等、专制、温柔、强硬等各种话语方式结合在一起的逻辑前提是什么?文学批评首先要强调的是“批评”,也就是积极介入当代话语批判运动,继续五四前辈们提倡的“文明批判”和“社会批评”原则。但文学批评的“文学性”(不是“文学”)维度也不能忽视,其中既包含了对个人经验的复杂和多样性的尊重,也包含了对批评语言公众化(清晰明了,没有乖僻)的追求。缺少批判的“文学批评”只能是文学玩票。缺少“文学性”的“文学批评”最终会变成标语口号。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