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父亲引领我学文学
来源:     2007-7-9 16:09:00
 
我父亲出生于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自幼要过饭,十岁时帮工放过牛,十一岁在舅爷爷资助下,读了二年半私塾。一九四九年参加工作以后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积极投稿。有新闻,通讯,诗歌,调查。先后被各家知名报刊用。退休后还耕耘不停,各种报刊,也采用过父亲的投稿。
    在读小学的时候,父亲经常拿出自己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给我看。文章是剪贴在白纸上的,外面是牛皮纸的封面,有八开纸大。父亲一一介绍每篇文章的写作过程。这里面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开始,我常常被故事所吸引,逐渐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是这时奠定了我一辈子喜爱文学的基础。 
    到我初中的时候,父亲正式向我介绍一些小说。比如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杜鹏程的《保卫延安》,高尔基的《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等。
    父亲向我介绍了丁玲、杜鹏程的革命经历,介绍高尔基的苦难童年,并告诉我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人从小要树立目标,为了达到目标,必须付出艰辛的汗水,甚至是别人几倍的劳动,这样才能成功。写作更是如此,只有勤奋写作的人才能写出流芳百世的佳作。
    为了提高我的写作水平,父亲经常出一些题目让我写,然后又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父亲总是批评我用字不严谨,随心所欲,于是父亲给我讲了一个古代诗人改一字的故事。
    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所下的功夫令人敬佩。“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作者原来写成“到”,觉得不好,圈去,改成“过”字,再圈去,改为“入”字,又改为“满”字。先后改了十余次,最终确定为“绿”字,所以古人说:呤安一个字,折断数茎发。父亲说:精湛的语言,是文人心血的结晶。
    同时父亲还提醒我不仅要多读书,还要贴近生活。多同工人、农民交朋友,从生活中获得素材。
     由于父亲的鼓励,上高中后,我阅读了很多中外名著,在文学的领域里常常忘情地驰骋,使我从最初对文学的兴趣,升华到对文学的酷爱。高中毕业后,我尝试着短篇小说的创作,先后在《安徽青年报》、《江淮晨报》、《安徽老年报》多次发表短篇小说及记叙文。
    这些都得益于父亲对我的培养,直到今天他老人家仍然关心我的写作。每当我的文章被刊出,他都认真地看,从中找出不足,提醒我在下次写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父亲今年七十有五,但每天一如既往地坚持阅读写作。不在于他写的东西有没有价值,关键在于他的勤奋好学的精神感人至深。这种无形的动力无时不在鞭策着我努力地写作。我应该感谢父亲,是他老人家引领我认识了文学,使我从文学中增长了知识,找到乐趣,得到了充实。
    我将沿着父亲指引的路走下去……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