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诸葛亮历史地位引发争议 被指分裂华夏有罪
来源:     2007-7-5 17:24:00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竟藏称帝野心?诸葛亮的《隆中对》是在分裂华夏?7月3日,西安市委党校教授、研究《三国志》15年的胡觉照在其博客上“炮轰”诸葛亮,称其分裂华夏,应下神坛。

  而4月份,胡觉照曾建议将《出师表》撤出中学教材,教育部回应,该建议不影响教材标准制定。6月12日,西安举行《出师表》学术研讨会,共有9位专家参与研讨,包括陕西省历史学会会长黄留珠在内的专家达成共识,他们认为诸葛亮既非军事专家,也非用人专家,应被拉下神坛。

  北京5位历史学教授提出反对观点,他们认为肯定诸葛亮的历史地位是历史学界的共识,《出师表》作为传统文化作品进入教材也不应求全责备。

  争议一 他有分裂华夏的嫌疑吗?

  正方 诸葛亮不顾民众分裂华夏有罪

  “《隆中对》分裂华夏有罪。”胡觉照说,《隆中对》中诸葛亮对形势的分析,是唆使刘备夺取荆州地方割据,造成了赤壁大战和中国历史72年的大倒退。

  而《隆中对》其时,北方已由曹操统一,残余势力只剩江东孙权、益州刘璋、汉中张鲁,刘备已是“丧家之犬”,诸葛亮不顾民众疾苦和国家分裂,难辞分裂华夏的罪咎。

  “我不是站在曹操的立场说话,我是站在民众的立场。”胡觉照说,对于民众而言,统一好过分裂。

  他指出,三国混战,使得三国末期人口比东汉末年减少了近3/4。

  反方 曹、孙、刘三家本质是反分裂的

  “不能说《隆中对》分裂华夏,因为当时没有人能统一天下。”专门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历史学会理事许福谦教授指出,当时东汉王朝四分五裂,国家被分成十几块。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先有局部的统一,然后才有全国的统一。

  “曹、孙、刘三家都值得肯定,因为他们本质上都是反分裂的。”他表示,历史上许多统一全国的势力都是由地方割据开始。”

  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曹文柱教授认为,《隆中对》表达的恰恰是统一的思想。这一点,就连西安市社科院研究员党治国也认为,《隆中对》是看到了分裂的形势,并作出预测,并非诸葛亮要分裂国家。同时,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孙文泱教授认为, “说诸葛亮分裂华夏,有点扣帽子的嫌疑。”

  争议二 《出师表》不应进教材吗?

  正方 《出师表》宣扬愚忠有错

  “《出师表》宣扬愚忠有错!”胡觉照在给教育部的信中说道,应将诸葛亮的《出师表》撤出中学语文课本,以华歆的《止战疏》取代,原因是《止战疏》的思想性远高于《出师表》。《出师表》只是从报答隆恩出发,是愚忠,也是穷兵黩武的宣言书。

  反方 对古人不能太苛刻

  《出师表》愚忠愚孝不值得吸收,但其“知恩图报”和“忠诚”对于今天的诚信建设来说值得借鉴,曹文柱认为,对传统文化需批判地继承,学生和老师有鉴别的能力。

  许福谦认为,华歆大局观不错,为曹魏政权制定了不少大局方针。但在品德上,华歆绝对比不上诸葛亮。

  而且,《出师表》历来就优于《止战疏》,不能因为诸葛亮被神化就撤掉。

  “中学生了解《出师表》是好事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阎步克指出,学生学习古代散文名篇,主要是从欣赏古代文化的角度学习,不见得会带来负面影响。

  “对古人不能太苛刻”,孙文泱表示,当时,国家是君王的,忠君就是爱国,不像今天的民主政治,因此不应求全责备。

  教育部回应

  该建议不影响教材标准制定

  对于胡觉照上书教育部,建议中学语文课本撤销《出师表》,教育部对此回应,没有收到这一建议信。目前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正在修订,其语文组修订负责人称,该建议不会影响标准制定。

  昨晚记者获悉,胡觉照寄给教育部的建议信被原样退回。因他寄给的单位是“教育部教材司”,退信注明“部内无此单位”。

  争议三

  他有称帝野心吗?

  正方 北伐根源是皇帝梦

  胡觉照认定诸葛亮“有称帝野心”的根据首先是北伐。诸葛亮的治国初衷是,利用曹丕内忧外患的时机,休养生息,等待对方出现挫折再讨伐,可“一战而定”。胡觉照认为,诸葛亮放弃初衷,根源就是他的皇帝梦。

  西安文理学院教授车宝仁认为,诸葛亮在北伐肯定有私心。

  第二个根据是在《诸葛亮集》中,诸葛亮称:“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译文:假如能灭掉魏国,杀了魏明帝曹睿,迎皇帝回到洛阳,我和你们共同升迁,十锡也敢接受,何况九锡!)

  胡觉照介绍,九锡是臣子向皇位摆渡的秋千,受九锡之人,已是君主的半成品。

  第三个根据是《三国志》中诸葛亮召见谯周时说:“孤尚不能忍,况左右乎!”而专制社会称“孤”是皇帝的专利。

  反方 北伐是以攻为守

  “诸葛亮虽有称帝的能力,但他却没有这么做。”许福谦说。

  诸葛亮“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的说法,并不见于《三国志》,而是南朝史学家裴松之的注,其真实性大打折扣。许福谦认为,即使诸葛亮真说了这句话,也是为激励同僚,且刘备临终委以重任,必须北伐,这是以攻为守。根据一句话就断定诸葛亮有野心,未免武断。

  争议四

  他应走下神坛吗?

  正方 神化英雄失去自我

  “神化英雄,易使人们失去自我,失去尊严,失去自强自立。”胡觉照说,这是他要将诸葛亮拉下神坛的主要目的。

  西安文理学院教授车宝仁认为,中国人历来有神化英雄的习惯,使之美化,这是小农经济产生的依附心理。 “应该把诸葛亮从神坛上请下来。”党治国同时认为,神化诸葛亮不符合历史事实,并且会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产生不利影响。

  反方 失败的英雄受尊崇

  “失败的英雄最易得到民众的同情和尊崇。”许福谦认为,诸葛亮之所以民间评价这么高,一是因为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二是因为他的“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有人品、有才能,却没有成功,人们便试图在文学作品中改变。像取得胜利的司马懿,在民众中的地位反而不高。

  许福谦表示,诸葛亮被神化的说法,是把文学作品与历史研究混淆了。 “应该说,被神化的是文学作品中的诸葛亮”,曹文柱教授认为,小说中夸大诸葛亮不会影响史学界的研究。文/周继坚 制图/肖霄

  专家语录

  胡觉照:其站在民本的立场,研究《三国志》15年,批判诸葛亮并不是否认英雄的历史作用。

  阎步克:在多元化的社会,专家都可能是一家之言,每个人都有自由对历史人物进行判断,关注历史不是坏事情,并不需要一个最终的裁断者。

  许福谦:关于诸葛亮,《三国志》的表述较为中肯。真实的诸葛亮,治国治军都非常能干,但在战场上的随机应变能力则相对弱一些;在德的方面,史学界基本无争议,像他这样忠心耿耿的宰相历史上少有。

  曹文柱:诸葛亮的历史地位是肯定的。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