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文化芳香溢邹城--邹城市文化名市建设工作纪实
来源:     2007-7-5 17:16:00
 

     文化是城市之根、城市之魂,是城市的品位和竞争力所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文化将成为社会发展、群众消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近年来,邹鲁大地,千姿百色。邹城市经济社会建设驶入快车道,作为"搭台"的文化工作也提速发展,再一次书写出美好的画卷: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文艺精品层出不穷,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市场繁荣有序。健康快速发展的文化事业既扮靓了城市,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思想认识有了新提高

近年来,邹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名市建设,将"文化名市"建设与大项目建设、平安邹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共同列为全市"四项重点工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28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文化名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项目4个工作组,并组建了办公室。制定下发了责任分解方案,对有关文化名市建设的77项任务进行了具体分解,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规定了完成时限。同时制定了各项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研究确定了文化名市建设的"十大工程"。即实施"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旅游产业突破工程"、"文化产业培植工程"、"文化艺术繁荣工程"、"文化体制改革工程"、"城市形象推介工程"、"科教事业发展工程"、"全民素质提升工程"、"文化人才培育工程"等。在邹城电台、电视台、《邹城大众》报、邹城外宣网、政府信息网等新闻媒体开辟了文化名市建设专栏,编发了专门简报,及时宣传中央、省、济宁市和我市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宣传外地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宣传文化名市建设中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为文化名市建设营造了浓厚的舆论和社会氛围。

文化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

在"大城市以文化论输赢"已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独具魅力的大型文化设施,无疑是最能体现城市品位和赢得地位的文化名片。

近年来,邹城市累计投资15亿元,先后建成了一批标志性场馆设施,进一步完善了城乡文化设施网络,建成了人民广场、体育公园、文化广场、博物馆等一批精品项目,全面提升了城乡文化的承载力。去年以来,组建了邹城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各级职业技术培训上档升级;投资780余万元对31所农村薄弱学校进行了建设、改造;投资250多万元,完善了体育训练馆辅助设施配套建设;投资300多万元兴建了铁山公园"人和剧场";投资100万元启动博物馆二期工程建设;投资80万元建造城市标志性的雕塑"马踏飞燕";投资80万在孟府建立了"习儒馆";投资200万元对"两孟"古建筑进行维修;投资200多万元,全面启动孟林围墙的建设;投资80万元用于荒王陵、鲁王墓等文化遗址的加固、防渗工程;投资80万余元实施峄山风景区的饮水上山工程等。同时,以东城新区建设为契机,正式启动东城新区文化艺术中心、会展中心和孟子公园的规划设计,精心打造具有现代气息、现代风格和时代内涵的城市文化。

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坚持"小投入、实用型、有特色"的原则,以加强镇街文化活动中心标准化建设和村文化大院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市委、市政府制定了镇(街)标准化文化活动中心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大院)建设标准,并将建设集图书室、阅览室、展览室、娱乐室、影视厅为一体的镇标准化文化活动中心列入今年为民办好的八件实事之一,现北宿、中心店、张庄、唐村、看庄5个镇的文化活动中心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建设施工中,年内将全面完工,其他镇街计划3年内全部建设完成,率先在全省实现基层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

群众文化活动迈上新台阶

邹城市依托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城乡文化的繁荣活跃。采取政府主办、社会联办、群众自办等方式,以文艺比赛为手段,以节日活动为依托,精心组织各类独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进一步繁荣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组织专业剧团和民间剧团开展百场文艺演出、优秀影片进农村和农民书画、工艺精品展活动,确保每年下乡大型文艺演出不少于200场;组织开展以"歌颂建设成就,展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社区文化演出周"、民间文艺调演擂台赛及广场文化明星、乡村文化明星评选等活动;组织开展了花会、灯会、赛歌会、劳动技能比赛、农民歌手大奖赛等活动,切实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为加快文化名市和新农村建设,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捐赠图书下乡、共建农村书屋"活动,截至目前,共收到捐赠的文学艺术、农业科技、种植养殖、医药生活等各类图书67446册,捐款13870元。

以"文明邹城"创建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全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一是开展了"建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大讨论活动,争创"五好家庭"、"文明信用户"、"十星级文明户"和创建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镇街等活动,利用各种形式动员广大市民参与到文明工作中来。二是继续推行"典型共建,资源共享"的农村文明创建模式,加大文明典型培养力度,以创建"文明户"、"文明镇村"为主要内容,巩固扩大农村文明路街建设成果,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围绕"倡树新风尚、建设新农村"的主题,积极组织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三是以倡树先进典型为重点,努力开展影响广泛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了感动邹城人物(事件)、十大孝星、十佳爱心使者评选及文化广场消夏晚会等活动,获得强烈社会反响,推出了救助小壮壮群体、"好后妈"陈继英、"绿化使者"刘德国等典型事件和先进个人,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引导群众,增强了典型的说服力。

资源开发取得新进展

市文化名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过层层筛选,严格论证,最终确定了文化艺术、文化休闲、生态旅游和产品开发共4大类16个招商项目,统一编印了《邹城市文化产业招商项目册》;深入挖掘邹城市境内41位历史文化名人,《孟子故里邹城市历史文化名人传》即将付梓;积极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已把孟母三迁择邻故事、孟母断机教子故事、孟氏家谱、阴阳板、邹城市平派吹打乐和山头花鼓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加以保护开发。同时,我市高度重视孟子思想研究和传统文化挖掘工作,专门成立了孟子学术研究会,先后举办了"邹城孟子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海峡两岸孟子思想研讨会"、两届"中韩孟子思想研讨会"和"孟子思想暨邹鲁文化研讨会",共有来自韩国、日本、美国、德国及台湾地区等海内外200多位学者参加了学术研讨,发表论文80多篇,取得了一批具有开创性的学术研究成果。

先后投入50多万元,从上海、济南、郑州等地聘请编导、舞美专家,对现代豫剧《常兰》进行了改编,形成豫剧精品《媳妇》,由市豫剧团利用文艺大篷车深入镇街巡回演出200多场,获得强烈反响,该剧被确定为济宁市唯一冲击山东省戏剧精品工程奖的作品;以《邹城文学》等刊物为阵地,创作推出了以邹城先模人物为原型的中、长篇小说30余(部)篇,以"爱心使者"王文真为原型的长篇小说《牵挂》和展示邹城英模人物的丛书《邹城先模人物集》正在创作出版中;组织举办各类摄影、绘画、书法比赛90余场,先后发现、推出了一批荣获全国大奖的艺术作品。

品牌塑造注入新内涵

树立文化品牌。邀请国内外著名儒学专家、学者,来邹进行孟子思想学术研讨,深入挖掘孟子思想文化内涵,开展孟氏宗亲联谊活动,举办孟子故里亲情游、祭孟大典、孟府婚俗表演、百米长卷书法展、邹鲁文化研讨会等活动,增强孟子思想和邹城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与山东大学联合举办"儒学全球论坛(2006)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孟子乡音"千人二胡音乐演奏会,充分展示了邹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功打响了"孟子"和"孟子乡音"的文化品牌。

打造旅游品牌。投资180万元,聘请专家拍摄旅游形象宣传专题片和广告宣传短片,对"四孟"古建筑群、"四山"摩崖石刻、峄山、荒王陵等文物旅游资源进行形象展示,全力营造"登峄山而小鲁,读孟子而知天下"的文化旅游品牌;策划组织"名家写邹城"活动,邀请李贯通、毕四海等数十名国内知名作家举行文笔会;举办孟子修学游、习儒馆里读孟子等活动,打造"孟子故里-修学之都"旅游品牌。2005年,全市旅游行业共接待游客 20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1 %;旅游直接收入 1.86亿元,增长5.7%;旅游社会总收入9.23 亿元,增长 9.9 %。

设计城市品牌。邀请山东省社科联副主席包心鉴对邹城和谐社会建设进行了深入研讨,创意确立了"千古儒风o和谐邹城"的定位和品牌;组织开展了"邹城精神"征集评选活动,经过近两多月广泛深入的讨论,在征集的300余份稿件中,确定了"仁爱和谐、诚信合作、继往开来、追求卓越"的邹城精神,进一步丰富了城市内涵,提升了城市形象。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