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莫言,文坛笔耕数十年,见证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变迁,亲历新时期中国文学嬗变。总结我国新时期文学,莫言如是说。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在通往世界的路上越走越远,特别是经济,几与世界融为一体,而文学呢?莫言告诉记者,他多次出国交流,感觉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被外国作家、评论家、读者关注。
这位纽曼华语文学奖获得者说:“我意识到一个国家的作家的地位、文学的地位,与这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有很大关系。如果你是一个弱势国家,你的文学也不会有人重视。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当然也包括中国作家的努力创作,我觉得我们的文学已经融入了世界文学,假以时日,必将引起更大的关注和尊敬。”
网络兴起,写手辈出,如何看待新兴的网络文学?莫言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是一个好现象。”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文学创作的格局,文学的门槛降低了,走向文学的道路变得更加宽阔和多样。当年我们走上文学道路的时候,唯一的途径就是向刊物投稿。”莫言说,“文学的神圣性因为网络消解了。网络提供了一个无限宽阔、自由出入的文坛,使得每个写作的人都得到锻炼机会……我看了一些网上的写作,包括博客,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作家,一个潜在的作家。有这么大的一个写作群体,上世纪80年代那种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少数几个作家身上的情况必然会发生改变。”
在网络文学铺天盖地的情况下,传统作家会作转变吗?莫言说,个人有个人的考虑,至于他本人,没有考虑做网络文学,而会坚持传统写作,“因为我个人觉得,到目前为止,采取传统方式阅读的读者还有一个大数量,而在网络上阅读的人也不是我潜在的读者。每一个作家也不要幻想自己能够‘通吃’。现在作家群体中也是多元化、多层次,一个梯次一个梯次的。作家的多层次是由自己的生活决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