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读“外国文学典藏书系”有感
来源:     2008-4-8 10:32:00
 
 在这个读图时代,文学明显地被边缘化,究竟还有多少人愿意离开电脑、关上电视而静下心来阅读文学作品?名著的命运可能会好一些,可是在大众沉溺于享用文化快餐之际,经典作品常常也只是摆设和装潢,又还有多少人在莎士比亚或托尔斯泰的世界里耐心穿梭?当然,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等还因为蕴藏着巨大的销售市场和相应的经济效益,所以满世界会充斥着各种不同版本的外国文学名著。然而,急功近利弄出来的一些译本,误译、误读、误解,实际上是在误导着不懂外语或懂得不多的读者。

    考虑到当代审美时尚、阅读欣赏习惯,我们在选、译、编外国文学名著的时候,也确实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于是,一些外国文学方面的专家在选、译、编外国文学名著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推出了这一套“外国文学典藏书系”。

    选什么和不选什么,重点选什么和普遍照顾些什么,这是考验选家眼光和水准的一个重要标尺。这套丛书的选编者,应当说是独具慧眼的。首先“选作家”应当是中短篇小说方面的佼佼者。从第一辑七种来看,比较充分地体现出了这一点。所选作家中,有的虽主要以长篇小说见长,但中短篇亦有佳作,如哈代、劳伦斯;有的就主要以中短篇闻名,如契诃夫、梅里美和茨威格;还有的则二者兼具、各有千秋,长篇波澜壮阔,中短篇精致隽永,如马克·吐温、布尔加科夫。接着“选作品”必须反映所选作家主要特征和创作水准。如梅里美的作品异国情调浓郁,而在这种表层的风格特征之下深蕴着一种追求差异的美学;马克·吐温和契诃夫都具有幽默品格,但马克·吐温更为辛辣,契诃夫相对温和;哈代和劳伦斯都聚焦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两性关系,也都有许多象征,但哈代简约,而劳伦斯恣肆;哈代、劳伦斯和茨威格都擅长心理描述,但三人深入的程度不同,茨威格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很深,故常常触及到人物的潜意识之中。当然,涉及心理程度的不同,并不意味着对人性深度的挖掘有高下,人性是通过包括心理在内的许多方面显露出来的,不能混为一谈。

    既要考虑遴选出所选作者的代表作,也要考虑今天人们的欣赏趣味,这就要在传世名作和当今时尚之间、外国优秀作品和中国读者接受能力之间取得契合点。能实现古今中外等方面的统一和平衡,与编选者深厚的功底有密切关系。他们经过反复推敲,认真筛选,最后选定了这些既经得起时间检验、也经得起现代眼光观照的优秀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经久不息的魅力,乃在于它们可以引领我们走进世界深处,走入人生内核。主编盛宁特意引用英国大剧作家琼森对莎士比亚的评论:“并不囿于一代而临照百世”,并以此作为选编的宗旨,我以为十分精当。

    原作即使选得好,译笔不到位,一样让人难以卒读。当年鲁迅先生极力主张“硬译”,看来不行。“硬译”当然比误译好,还能让我们感觉到原作的本来面貌,误译却经常移花接木,甚至张冠李戴!更好的译笔还是应当“信、达、雅”。所以,过了这么久,普通读者一谈到法、英、俄、德、意的译文时,还是相当信服傅雷、朱生豪、屠岸等译家的手笔,他们作为译者虽不是原创者,也可以称得上是再创作者,因此同样受到读者的尊崇。

    这套丛书的译者虽不及上述翻译名家,但在译笔上大部分也可算炉火纯青。董衡巽是美国文学研究的权威,张玲为国际托马斯·哈代协会副主席,盛宁、李辉凡、韩耀成、文美惠、周启超等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而且都是双管齐下,既有研究成果问世,也有多年翻译实践。诚然,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同于科学作品,除了准确之外,还要传神,具有韵味。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吃透原文,而且汉语的功底也要达到一定程度,并且还要有文学的修养和造诣。这些专家们大多翻译过不少文学作品,不仅小说、散文,连最难译的诗歌也常有涉猎,而张玲女士不仅是学者和译者,本身还是作家,所以对哈代、狄更斯等了然于心。

    为了适应读图时代的阅读潮流,这套丛书采用图文链接的形式。但其中的图片,并非简单的插图或图注,而是拓展了文字的空间。对这些千辛万苦收集起来并经过反复选择的图片,我们务必不要简单地看待和对待。老照片及老画片等,确有其独特的魅力。在数十年或百余年后,我们通过这些图片,还能目睹这些文学大师的风采,了解他们成长的历程,见到他们写作、工作和生活的场景,真是亲切得很啊!

    编选者们主要搜罗选取了三类图片:一是作家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环境风貌;二是作家们的家庭状况、亲眷师友和他们多方面的才华;三是作品所写到的或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不少图片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如1933年5月10日纳粹焚书的历史照片,不仅真实地再现了法西斯在文化上的暴行,而且也让我们深切地理解了茨威格为抗议法西斯对文明的毁灭而做出的自杀选择;而《一八四二年的沙龙》画作,则展示了当年文人社交生活的一幕。不仅有梅里美涉足其间,德拉克洛瓦、斯丹达尔及许多文艺界名流的身影也都常在其中浮现;流传至今的马克·吐温的“弹子房”图片,是他驰骋想象的斗室,在这里他完成了好几部世界名著;保存完好的布尔加科夫三任妻子的照片,令我们联想到她们对作家的创作所带来的不同影响;韵味十足的《牛奶场罗曼司》,再现了《德伯家的苔丝》中最精彩的瞬间……梅里美和劳伦斯等还擅长绘画,梅里美所作的雨果漫画像,十分传神;劳伦斯为自己的《逃跑的公鸡》所绘的卷首水彩,相当精妙。这些也都十分有助于我们走进他们的文学世界和心灵世界。毕竟,不论是小说,还是绘画,都是他们心灵的流淌。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