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 试题 >> 自考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2006年1月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试题(2)
来源:新浪     2006-3-10 18:36:00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今”》中的例句,通过类比法来证明“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有(      )


A.投一石子于时代潮流,所激起的波澜向永远流动


B.打击林肯头颅的枪声,呼应于永远的时间与空间


C.屈原的《离骚》,永远使人人感泣


D.一时代的思潮,不是单在这一时代所能成立


E.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

 

 


22.下列作品中抒写爱国情怀的有(      )


A.王昌龄《从军行》                                           B.李白《行路难》


C.陆游《关山月》                                               D.闻一多《一句话》


E.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23.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张巡的性格特征有(      )


A.嫉恶如仇                                                  B.从容镇定


C.视死如归                                                  D.博闻强记


E.性情刚烈

 

 


24.苏轼是宋代文学艺术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他擅长的有(      )


A.散文                                                         B.书法


C.诗词                                                         D.绘画


E.戏剧

 

 


25.《炉中煤》中的象征意义主要体现在(      )


A.作者将自己化身为炉中煤,将祖国称作年青女郎


B.借向年青的女郎诉说爱情,寄托作者的爱国热情


C.用黑奴重见天光,暗示作者和中华民族的新生


D.用炉中煤的燃烧,体现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E.让炉中煤诉说衷情,赋予炉中煤以人的灵性

■相关链接  
  • 2006年1月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试题(2)
  • 2006年1月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试题(3)
  • 2006年1月全国自学考试邓小平理论概论试题(1)
  • 2006年1月全国自学考试邓小平理论概论试题(2)
  • 全国2005年7月自学考试计算机应用技术试题(1)
  • 全国2005年7月自学考试计算机应用技术试题(2)
  •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1)
  •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2)
  •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科学试题(1)
  •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