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作为法律体系中的一个法律部门,民法所调整的是( )
A.劳动关系
B.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C.纵向的经济管理关系
D.所有社会关系
2.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民法典是( )
A.罗马法 B.法国民法典
C.苏俄民法典 D.中国民法通则
3.根据民事法律关系是否直接具有财产利益的内容,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 )
A.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
B.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C.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和复合民事法律关系
D.权利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4.解除权、追认权、撤销权分别属于( )
A.请求权、支配权、抗辩权
B.形成权、请求权、抗辩权
C.形成权、形成权、形成权
D.请求权、请求权、抗辩权
5.下列人员中,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
A.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B.精神病人
C.两性人
D.聋哑人
6.自然人被宣告死亡和自然死亡的时间不一致的,如果自然人在自然死亡之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与自然人被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后果相抵触,则以( )
A.人民法院的认定为准
B.自然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为准
C.利害关系人的选择为准
D.自然人被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后果为准
7.甲、乙、丙三人合伙开餐馆,甲出门面房折价20万元;乙出资金10万元;丙出技术,为厨师。三人约定盈余均分,亏损由乙负担。经营1年后,负债6万元,丁为债权人。对此债务( )
A.甲、乙、丙应按照盈余分配比例对丁各承担2万元
B.甲为店主,应由甲全部承担
C.甲、乙、丙承担连带责任
D.应按约定由乙独自承担6万元
8.作为法律关系内容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是( )
A.民事关系客体 B.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C.民事法律关系客体 D.民事关系主体
9.属于主物和从物关系的是( )
A.房屋和墙 B.甲的手表和乙的表带
C.甲的拖拉机与拖犁 D.丙的钥匙和丁的锁
10.甲与乙订立一赠与合同,其中约定,若乙未考上大学,甲给予乙5000元助乙参加就业培训。该民事法律行为属于( )
A.附消极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B.附积极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C.附消极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D.附积极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11.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活动的,由( )
A.被代理人承担责任
B.代理人承担责任
C.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D.代理人和被代理人负按份责任
12.甲将一批货物存放在乙的仓库中,待甲提货时,发现丢失部分货物。甲向乙请求赔偿的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
A.6个月 B.1年 C.2年 D.20年
13.下列人身权中,法人不能享有的权利是( )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名称权 D.荣誉权
14.公民开始享有人格权的时间是( )
A.出生时
B.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时
C.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
D.年满25周岁时
15.陈兴夫妇在儿子陈华周岁生日时到红星照相馆为儿子拍照纪念,摄影师刘某翻拍了陈华的底片,后将其卖给个体户张某做挂历用。张某又将该底片卖给兰星香皂厂作婴儿香皂广告用。在本案中,侵害陈华肖像权的侵权人是( )
A.刘某和张某,不包括兰星香皂厂
B.张某和兰星香皂厂,不包括刘某
C.刘某和兰星香皂厂,不包括张某
D.刘某、张某和兰星香皂厂
16.基于父母与未成年子女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身分权,属于( )
A.配偶权 B.亲权 C.亲属权 D.监护权
27.财产所有权并不消灭的情况是( )
A.财产被盗
B.所有权的抛弃
C.所有权的客体灭失
D.作为所有人的公民死亡
18.某居民小区右侧新建了一个昼夜不停工作的印刷厂,机器噪音很大,小区居民纷纷提出抗议,这是他们在行使( )
A.所有权 B.地上权 C.相邻权 D.地役权
19.土地使用人为营造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而使用国有土地的权利,是( )
A.地役权 B.地上权
C.国有土地拥有权 D.国有土地使用权
20.在典权关系存续期间,出典人表示将典物出卖于典权人的,由典权人按典物的时价,将原典价抵销卖价的一部分,然后由典权人支付差额,这种制度称为( )
A.找贴 B.留买 C.作绝 D.回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