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办教育 >> 民校faq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宁波民办教育开创许多第一 撑起半壁江山
来源:东南商报     2008-11-11 10:46:00
 
 【核心提示】

  宁波民办教育办学模式多样,机制灵活,特色鲜明,在全国开创了许多第一。宁波市民办学校在多年发展中,通过民办学校之间、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之间、民办学校与国外教育机构之间的联合、重组,不断做大做强。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民办学校1560多所,民办学校占全市学校总数的55%,全日制在校生占总数的20%。从高等教育到幼儿教育,民办学校撑起了宁波市教育事业的半壁江山。

  【人物名片】

  讲述人:徐万茂,宁波华茂教育集团董事长。

  讲述人:陈辉,宁波至诚学校董事长。

  讲述人:赵百祥,余姚话机世界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姚四中董事长。

  讲述人:沈剑光,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

  【专家点评】

  宁波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白晓明:

  宁波一向有重视民间办学的传统,但民办教育的大踏步发展还应归功于改革开放。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借助于市场经济的快速推进和教育服务市场的逐步形成,得益于充足的民间资金、旺盛的教育需求、有力的政策扶持,通过创新办学体制,坚持多元化、多渠道办学和质量立校的举措,在民办学校办学者、管理者、教职工的不懈努力下,实现了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呈现出办学形式多样、办学层次多种、办学主体多元、办学特色多彩的民间办学格局,构成了宁波民办教育发展的独特路子。

  民办学校已经被社会广泛认同和肯定,一批民办学校的良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矛盾。

  立公证书办百年名校

  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的创办者徐万茂,从小生长在鄞州农村。虽然没有上过几年学,却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他先是办了一家工艺竹编厂,后来又瞄准教育仪器设备市场的商机。他曾6次到国家教委,表达自己的想法。1992年办起了全国第一家研制中小学教材配套学具的机构。

  徐万茂说,自己开发出来的教具新产品是不是适合教学,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学校的教学实践来检验。最终他决定自己办一所实验学校,让产教真正结合起来。1999年,徐万茂的华茂集团筹资6.5亿元,征地450亩,兴建华茂外国语学校。

  目前,徐氏家族有庞大的产业,其拥有的华茂外国语学校只有投入,至今没有实质性的利润回报。徐万茂告诉记者,最近他立了一份公证书:如果集团的其他企业遇到不可抗拒的原因而破产,那么,清算后所剩余的资产都要划归华茂学校所有。他说:“我的理想是要把华茂外国语学校办成宁波市的一所百年名校。办公证书,也是这个目的。”

  全省首创小班化教学

  1996年9月,在奉化的一个山岙里,在几幢闲置的旧式军营里,来自黑龙江的陈辉,为了圆儿时的教师梦,带着几年经商积累的一点资金,开始创办全日制寄宿学校——宁波至诚学校。

  这一年,办学带给陈辉的有喜悦,但更多的是辛酸。因为能招到的各年级学生,全部加起来也只有17人。有的一个班级只有2个人。教职员工数量远远超过在校学生。

  办学非常艰辛,但陈辉坚持下来了。2001年,陈辉自筹资金,将至诚学校整体迁至江北区,新学校总建筑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如今,至诚学校拥有全塑胶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科技楼、艺术楼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在校学生达1800多人,教职员工300多人。

  宁波至诚学校在全省民办学校中,首次创立了小班化办学的鲜明特色。在学校初创时期,由于招生严重不足,至诚学校不得不实行小班化教学。如今,25个学生一班的小班化个性化教学,则是为了确保教育教学的质量。

  30万元重奖高分考生

  赵百祥的岳母和妻子都是教师,他也做过小学代课教师。2001年,余姚话机世界有限公司老总赵百祥以1500万元的价格,整体买下他的母校——公立的余姚四中。这在民办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无疑是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据悉,当时有10多位企业家参与竞拍余姚四中。

  为了吸引优质生源,转制当年,学校拿出30万元重奖高分考生,这一举措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各种议论纷纷扬扬,但大多数家长对此事显得非常理性。他们说,重奖学生显示办学者有实力和决心。没有一定的实力,无法保证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教学环境,就办不好一所学校。

  赵百祥说:“国外民办教育很发达,发展民办教育大有可为。国外不少私立学校有丰厚的奖学金,我设立奖学金,也是在做一件大好事。”

  余姚四中改制后,赵百祥又投入3000多万元的资金,建起了学生公寓楼、体育馆。如今,教师队伍稳定,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家长们也很放心地让孩子入读。

  民办教育崛起三种办学模式

  据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沈剑光介绍,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市教育资源匮乏,缺资金、缺教师、缺校舍,政府对教育的供给严重不足。据1992年的统计,当时宁波教育办学体制“唯公独尊”,高中入学率只有48%。普通高校只有3所,每年招生1900余人,90%以上的高中生不能接受高等教育。当时市教委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制定政策,千方百计筹集教育经费。

  宁海县双湖乡龙宫村复员军人、光明电视机厂厂长陈小金,创办改革开放后全市第一所民办全日制普通初中。接着,一个大学教授创办了勤光职校,一家企业创办了施乐职校。后来,万里教育集团迅速崛起。

  目前宁波已形成了多元化的民办教育办学模式:

  企业筹资办学模式,如宁波华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筹资创办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象山县大宇针织股份有限公司筹资创办宁波滨海学校;宁波大红鹰经贸公司出资4亿,创办职业技术学院和职业技术学校。

  股份合作办学模式,如余姚市实验学校,向学生收费、以帅康集团为骨干的董事单位投资和银行信贷,构成了办学经费的来源。

  个人出资融资办学模式,如宁波至诚学校,由陈辉个人筹款创办。余姚四中、奉化第三职业技校则通过整体拍卖的形式,改变公办性质为民办学校。

  宁波市立法促进民办教育发展

  1992年宁波市人民政府颁发了第一个关于民办教育的专门性、规范性的文件《宁波市民间办学试行意见》。“民间办学”这个概念现在看来有点不伦不类,但当时却是一个大胆的创举。

  此后,宁波市又出台了“九个允许”的政策:允许民办学校在征用土地、免征城建配套规费等享受公办学校同等政策;允许学校按教育成本收费,收费实行备案制;允许学校接纳社会捐资和学生家长对学校建设的赞助,专项用于校舍建设与设备添置;允许以股份形式筹措办学资金;允许公办学校教师去民办学校任教,教育行政部门协助学校招聘大中专优秀毕业生去民办学校任教,民办学校教师表彰、奖励与公办学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允许民办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继续教育、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等列入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计划和工作之中;允许学校经批准跨区域招生等。

  2006年9月《宁波市民办教育促进条例》出台,是副省级城市中第一个通过地方立法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同时也预示着民办教育发展逐步从政策推动向制度设计转变,并逐渐将民办教育的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