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 >> 政策点评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南宁:明年起留学港澳人员买车可免税
来源:     2005-12-21 9:12:00
 

    岁末年初,正是购车的大好时节,想购新车的留学港澳人员可要注意了,将于明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规定,留学港澳人员与回国留学人员一样可享受免税待遇。

   车辆购置税实行一次征收制度

    临近年终,有不少想买车的市民尤其关心车辆购置税交纳的问题。据市国税局车购办的有关负责人介绍,车辆购置税实行一次征收制度,税率定为10%,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

    据介绍,计税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7%)。因为机动车销售专用发票的购车价中均含增值税税款,所以在计征车辆购置税税额时,必须先将17%的增值税剔除,即车辆购置税计税价格=发票价÷1.17,然后再按10%的税率计征车辆购置税。什么时候征税呢?购置应税车辆之后、办理车辆登记注册之前。

例子

张小姐买了一辆11.7万元的小车,去掉增值税部分后按10%纳税。计算公式是11.7万÷1.17×0.1=1万元。

    南宁海归派

   不需审批可办免税

    据市车购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每年免税的车辆大约有200多辆,免税金额为400多万元,而享受免税政策的南宁海归人士购买小车后前来办理免税的大约只占一成。

    于是《办法》对现行的做法进行了修改,对留学人员购置的、来华专家自用的符合免税条件的车辆可直接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免税事宜,无需省级主管税务机关审批。

    市车购办有关负责人称,《办法》的实施将省略了一些审批程序,大大方便海归人士,让他们更好地享受税收政策。

    此外,《办法》中还明确了留学港澳人员可比照回国留学人员享受税收优惠。市车购办有关负责人称,这是优待留学港澳人员的亮点之一。

例子

    留学港澳人士李先生购买了一辆50万元的轿车,免税率定为10%,那么李先生就可以免税5万元。

    非运输车辆

采取先征税后退税

    《办法》规定,对纳税人购置未列入免税图册的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车辆采取先征税后退税的办法。据市车购办的负责人介绍,例如,吊车、垃圾专用车、环卫清洗车等。

    这位负责人称,主要因为部分未列入免税图册的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车辆更新换代比较快速,以往免税审批环节较多,时间较长,对这部分车辆采取先征税后退税的办法,方便了纳税人,提高了工作效率,便于车辆及时投入使用和生产。

    另外,《办法》还对已登记注册和未办理登记注册车辆申请退税需提供的资料,分别做了不同规定。强调已经办理纳税申报的车辆,如发生底盘更换或免税条件消失的,纳税人应按规定重新办理纳税申报(如留学人员购置的自用小车转让给别人就属于免税条件消失,应重新办理纳税申报)。

 

■相关链接  
  • 艺考培训内幕揭密:主办人连续3年艺考落榜(图)
  • 南宁:明年起留学港澳人员买车可免税
  • 日本大学校园新创举 手机里竟可藏学生证
  • 大学教师的牢骚也是“教学事故”?
  • 商业职工大学与第二财贸校合并
  • 北京邮电大学宋俊德教授:寻呼业终结符合发展规律
  • 江南大学向苏北学子赠阅《光明日报》
  • 中国农业大学启动“感恩励志”助学工程
  • 大学图书馆座位紧缺 大学生占座卖钱2元一位
  •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