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 >> 海归动态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夫妻都回来 "海鸥现象"渐离海归远去
来源:     2006-3-6 20:42:00
 

    一出由留学归国人员担纲编剧、反映自己生活的话剧《动心》去年夏天在上海首演,出人意料的是,演出并没有引起太多留学生的共鸣。

    《动心》演绎了留美学者方杰为治理家乡母亲河,不顾妻子苦劝,放弃美国的事业,带着新技术回国创业的故事。剧中主人公在回国之后,面临着与妻子长期分离的考验和煎熬。

    目前正在上海一家英国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刘华英评价说:“故事很感人,但情节有些落入传统思维,已经不能反映最近回国的这几批‘海归’们的实际生活了。”两年前,刘华英在英国利兹大学取得法律硕士学位后回国。

    许多中国留学生用“海鸥现象”来比喻已经在海外定居的华人夫妇因为有一方回国就业,不得不奔波于不同国家之间,以求家庭团聚的现象。许多旅居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因此而犹豫是否应该回到中国,还有许多已经回到中国国内的则因患上“海鸥现象综合症”而苦恼。

    上海捷华通讯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启华就曾亲身体验过“海鸥现象”。1998年张启华带着智能电话系统技术从加拿大回国创业,同时也开始了与妻子分居两地的生活。张启华说:“当时我告诉太太自己就象只风筝,只要你一收线我就回来,谁知这一放就是7年。”

    7年来,张启华每年在加拿大居住的时间从8个月慢慢减少到4个月,去年甚至他有10个月一直呆在中国。“国内市场业务的不断发展让我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张启华说,“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达也部分地缓解了我们分居大洋两岸的沟通问题。”

    曾经在美国生活10年的陈瑞凤则在决定回国的开始就拒绝了“海鸥现象”。去年年初陈瑞凤回国出任上海医药集团国际部副部长,而她的先生和两个孩子同时回到了国内。

    “现在国内的发展势头这么好,没有必要再因为一些不必要的担心而让自己的家人忍受分离之苦。”陈瑞凤说。其实她决定举家搬回中国居住还有另一个原因----让自己的孩子不要丢掉中文和中华文化熏陶,在美国的中文学校里,陈瑞凤的孩子花了两年时间只学会了10个汉字,这让他们忧心忡忡。

根据去年年底全国青联海外学人工作部所作的调查显示,多数留学生并不希望在具有相同留学背景的海归人群中寻找伴侣,而且男性比女性更不希望自己的爱人有留学背景。有伴侣的留学生中70%以上两地相隔,至于相思之苦,大部分人选择忍受。上海市人事局国际交流合作处黄渭茂处长说,随着近年来留学低龄化和留学生回国潮这两大趋势,在海外结合的留学生在所有留学生中的比例正在逐渐下降,即使是已经一起定居海外的留学生夫妻也开始慢慢接受人才的国际化分布的观念。“因此海鸥现象或许会成为一个时代中国留学生的印记而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来自:星网

■相关链接  
  • 夫妻都回来 "海鸥现象"渐离海归远去
  • 如何解决IELTS阅读的四大障碍
  • 雅思将寄送电子成绩单并下调成绩复议费
  • 新托福考试解析:主观题判分取平均值
  • 专家提醒:备战美国SAT注意事项
  • 新托福考试国内8月推行考生需加试试题
  • 细说日本的面条文化
  • 爱情岛 男人不敢出门
  • 人大国学院首招高中生 首批预计将招收25名
  •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