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还非常吃香的“海龟派”(“龟”与“归”偕音),现在已经成了“海带派”(“带”与“待”偕音,喻意难找工作需要待业)。这对于把中国视为最大的留学生出口市场的澳洲来说,无疑不是好消息。 中国留学生每年可以为澳洲政府带来九亿元的收入,占整个留学收入的15%。虽然现在中国学生来澳的数目每年仍以14%增长,但比起最风光时候的增长20%,已明显开始下降。
一名网络招聘员刘某说,这只是简单的供求关系问题。过去许多海外学生学成后选择留在国外,因此回国的人员就显得很“珍贵”。可现在不仅出国留学的人员大增,归国的人数也同样大增,竞争自然激烈得多。而且中国国内的许多大学近几年经过改革,无论在师资、教学资源、甚至管理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已不能保证海归派比中国本地的学生更出色。”
而且,目前大量在华海归派的薪水实际与本地学生无异,这也是中国父母犹豫是否把子女送出国读书的原因之一。
悉尼大学校长布朗(GAVINBROWN)说,现在中国的雇主更重视学生的经验和就读的学校,这方面,悉尼的大学是占优势的。不过由于签证限制了留学生找工作和汲取经验,澳洲和某些西方国家的吸引力也因此减少。
来自: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