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存在的天价幼儿园现象,令许多家长不堪重负。假如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的话,家长们的负担会减轻许多。 国家鼓励发展职业教育,并出台了很多优惠措施。假如更进一步,读职业学校也不要花钱的话,家长们的心情将会更好。 昨日,教育部部长周济代表教育部和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签订“长株潭城市群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协议。范畴就是长株潭教改国家试验区改革的重点之一;周济还提出,逐步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潇湘晨报记者 胡力丰 通讯员 早尔 特岗教师,教育部将对湖南给予倾斜 “我们看了《恰同学少年》后就知道素质教育有多么重要。”昨日,周济又一次说到了湖南一师,说到了《恰同学少年》,说到了素质教育。两年前的相关会议上,周济在阐述关于加强素质教育时,特意提到《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好看,“就是因为生动具体地阐述了什么是素质教育。” 建设长株潭国家级教育改革试验区,周济认为要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有新突破,希望湖南继续把合格学校建设作为推进均衡发展的着力点,做实做好。在特岗教师方面,教育部将对湖南给予倾斜,支持湖南改革。要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战略突破口,逐步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周强说,推进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一要改革管理体制,二要改革办学体制,三要改革招考制度,四要扩大教育开放。在教育管理体制、招生就业、课程改革、高校设置等方面建立“试验区”,为全国教育改革探路子。 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衔接 据悉,“长株潭城市群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改革的重点是:创新学前教育办园体制和管理体制,探索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以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为抓手,探索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机制和模式。积极调整和优化高中阶段学校布局,举办特色普通高中,开展高一后高二后分流教育改革试验,探索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路子。 探索建立本科高等职业学院和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制度,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衔接。探索职业教育园区建设的模式和方式,建设一批高职院校和中高职共享、城乡共享、部门之间共享的区域性集约式公共实习实训基地,优化配置长株潭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推动长株潭区域职业教育群式、集约化发展。探索区域高等学校资源共享的方式和途径,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增强高校服务能力,提高长株潭高校群在全国的竞争优势。 实施教育经费单列和向人大报告、社会公示 “长株潭城市群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还将创新教育领导体制,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的领导和责任。 深入教育投入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各级各类学生生均经费标准和经费分配机制,开拓经费筹措渠道,实施经费预算单列、向人大报告、社会公示、使用监管等制度;开展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的试点,逐步推进我省自主确定省属高校布局和设置普通本专科学校,自主审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硕士学位授予点等。
教育部与湖南省共建“长株潭城市群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主要包括八大内容。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探索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机制。包括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把农村学前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率先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新建和扩建一批城镇学校创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以合格学校建设为抓手,探索建立城乡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建立城乡教师、管理人员和校长的对口援助、定期交流和轮换制度,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新建和扩建一批城镇学校,等。 组建一批职业教育集团探索学校与企业行业紧密结合的集团化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普遍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加强示范性、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和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支持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依托行业和企业组建一批紧密结合型职业教育集团等。 积极探索高校学分互认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增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强岳麓山大学科技园和湘潭大学科技园建设;积极探索学分互认和课程互选等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进一步探索高校自主招生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制;实施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招生制度,在高中阶段广泛开设选修课程,创造条件开设适用技术课程;探索举办特色普通高中和综合高中,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进一步探索高校自主招生机制等。 义务教育教师推行绩效工资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创新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适当提高教师招聘统筹层次,探索城乡教师编制管理新模式和聘用管理新机制;开展定向培养本科层次的农村小学教师试点;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提高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待遇等。 建立财政投入增长机制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省、市政府对教育的统筹管理力度;深化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建立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增长机制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机制等。 学校等公共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多样化的继续教育;探索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和不同类型学习成果认证的制度和机制;将学校、科研机构、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公共资源面向社会开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