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开学前,安徽省教育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幼儿园一律不得使用幼儿教材、课本等变相教材。这份通知开篇就强调:“严格按照幼儿身心成长规律开展保育教育工作,严禁‘小学化’教学。”
幼儿园本是孩子们寻觅知识魅力,培养获取知识兴趣的阶段。将小学教育模式前置到幼儿园,不但彻底改变了幼儿教育的初衷,也让孩子们越来越早地置身于应试教育的染缸中。这种肆意改变孩子阶段发展需求的教育手段,非但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捷径,反倒容易在孩子的身心中植入一些错误的教育理念。
安徽省教育厅虽然仅仅是在幼儿园禁书了,但至少从禁书的举动中,我们看到相关的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这种教育现象蔓延的危害,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幼儿教育市场进行整顿,进而挽救孩子们的童年。
幼儿园禁书的价值是值得肯定的,但还原幼儿教育,仅仅禁书是远远不够的。要知道,在幼儿教育被扭曲的背后,有教育部门引导的失职,更有社会环境给家长带来的错误信号。或者说,当我们从禁书令的认知空间中冷静下来,似乎又在为衍生禁书令的社会环境担忧。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很多家长的口头禅。在这个思想的主导下,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跟风教育迅速蔓延。其最终结果是,比拼的年龄越来越小,而属于孩子们的空间也大都被各种补课班以及减负口号所取代。
幼儿教育确实很重要,但在庞大的教育体系中,只有维护每个阶段的教育特色和需求,才能发挥阶段教育的作用。幼儿园就是孩子们的童年,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需要接受的是兴趣的培养,是对学习知识的一种渴望和欲望,同时还是塑造一种健全的人格的阶段,比如在过家家中学会集体生活方式,在游戏中培养互助友爱精神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那些拔苗助长式的跳级行为,和所有的强迫学习行为,都是对孩子意识世界正常发展的一种摧残,是对孩子世界观、价值观的一个错误的引导和畸形的培育。
安徽省教育厅的禁书令,与其说是对当地幼儿教育行业的一种规范性管理,不如说是扯下当下幼儿教育应试化的遮羞布。这种家长们近乎疯狂的成材思维与一些商人狡猾的引诱相结合,倒霉的只能是孩子的童年,孩子的未来。
或许,禁书令只是在抛砖引玉,旨在通过引领出幼儿教育的错位,应试教育的侵蚀以及家长教育思维的偏离,来为相关部门回归幼儿教育本色的决策提供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