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义务教育应包括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
|
来源:新华网 2008-10-13 10:56:00 |
|
昆明市教育局已向云南省教育厅提交了"普及13年义务教育试点方案":在现已实现小学6个年级、初中3个年级国家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现高中阶段的免费义务教育,再确保一年的学前免费教育,总共是13年义务教育。(见昨日《都市时报》)
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要不要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学界和媒体早就有过讨论,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地方政府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早展开试点。昆明动议的意义,不仅在于部分回应了大家的这种期待,更在于传递了这样一种积极的信号:国民教育的公益特质应该得到更大的体现。而这个信号,恰恰有助于我们重新找回教育的真正使命——教育的公益和国家责任。
教育从来都不应该是商品,它应是政府尽最大努力向国民提供的公共产品,也是确保社会实现公平公正的重要底线。即便是在很多民营教育极度发达的国家,政府对教育产品的供给也被视作社会公平的重要指标,公益性是教育的基本属性。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教育,都有廉价甚至免费的学校供学生选择,当然,如果家长有钱的话,也可以送孩子去上昂贵的私立学校。而古巴等一些国家,更是早就实现了12年以上的免费义务教育。
近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但不可否认的是,在9年制免费义务教育之外,教育的商品化气息已经越来越浓厚。无论是比大学还贵的幼儿园教育,择校成风的高中教育,还是收费越来越贵的高等教育,都让人感觉到教育的公益味道越来越淡,这显然是不正常的。此次昆明试点13年免费义务教育的动议,显然是意图给市场化味道过浓的教育领域加入更多的公益成分,此举开花结果固然尚有时日,但最关键的是,昆明已经走出了第一步。这一步,是昆明教育发展的一小步,却很可能成为中国教育全面回归公益性的一大步。就像大家翘首以待的新医改方案一样,一旦"公益为主、市场为辅"的思路得以确定,剩下的就只是如何落实的技术性问题了。
昆明关于13年免费义务教育动议的破冰意义也正在于此:帮助决策者重新确立教育领域"公益为主、市场为辅"的发展思路,让民众对更大程度的公益教育有了信心,更让中国的教育有了彻底走出"公益和市场含混不清"怪圈的可能,因而显得弥足珍贵。 |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