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 >> 校长风采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沈颖校长的理想情结
来源:人民网     2010-1-11 16:52:00
 
 作为北京市朝阳区新源里第四小学的校长,沈颖心中有一个愿景,她希望从新四小走出去的每一个人都是幸福的,希望在新四小生活的每一个人都是幸福的。在她的心中,有一个理想的标杆,那就是她的办学不是以某一所名校为标准,而是她心目中的学校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洋溢着诗情,飘逸着灵气,而贯穿于其中的是思维的创新和因思想的碰撞而闪现的一朵朵火花。源于自小养成的恬淡、返乎自然的个性,使沈校长尊敬生命,热爱生命,因而她的办学以文化管理为最高追求,从而为她那具有浪漫色彩的理想化追求提供了保障,而新源里四小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也从某种程度上为沈校长的理想情结作了注解。——题记

  怎样的学校才是理想的学校?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是这样描述的: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个有品位的学校;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有远大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支创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师队伍;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课程体系。

  多次与新源里第四小学沈颖校长交流,每次都能够因为思想的碰撞而产生一些火花,记者总想用一句概括的语言来表述沈校长身上所散发出的特定的魅力影响,但都以遗憾告终。一个偶然的机会,当问到这些年办学的感受时,沈校长讲述了自己心中的理想杠杆,顿时,记者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不禁想到了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中对理想学校内涵的阐述。

  在我的心中有一个理想的标杆,它不是以某一所名校为标准,而是我心目中的学校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

  2000年7月,沈颖被任命为北京市朝阳区新源里第四小学的校长。当时的新源里第四小学因为种种原因,无论从学校硬件或者软件上讲,是一所标准的基础薄弱校。短短的六年时间过去了,新源里四小经历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教育资源整合、实施文化管理与打造品牌学校等三个阶段,完成了由一所基础薄弱校向素质教育示范校的飞跃。在这奇迹的背后,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感动,是一种滋养,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从2000至2002年,是新源里四小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学校抓住每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基本上两个星期一个活动,凡社区的活动学校无条件支持。通过活动让社会认识学校,通过活动关注干部的办事能力,关注师生的发展,验证学校工作的效率。在活动中凝聚人心,达到对外造势、对内聚魂的目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2-2004年,是新源里四小的教育资源整合阶段。在这个阶段先后有两所学校并入新四小,学校提出了“我是新四人,我爱新四小,我为新四谋发展,我为新四做贡献”,“每一个人都是新四的主人”,弘扬“新四精神”,把争创示范校的过程作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过程,提高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缩短了整合的过程。

  从2004年至今,是新源里四小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学校提出了以人为本、实施文化管理、打造品牌学校的发展目标,并已经出现成效。

  作为新源里第四小学的校长,沈颖的魄力和魅力不仅体现在她的办学上,更多的体现在她的理想情结上,她的管理也逐步由制度管理过渡到人文管理上,实践着管理的最高境界。对老师而言,她不仅是思想的引领者,而且也是专业上的指导者。

  当记者问到这些年学校快速发展的参照标准是什么时,沈颖校长笑了。她说,“在我的心中有一个理想的标杆,它不是以某一所名校为标准,而是我心目中的学校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

  只有深谙教育教学规律,并把这些规律创造性地融入到自己的学校管理中,才能够开创出一番别有洞天的气象。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新源里四小的老师们“为您而做形成自觉就是不为您而做。为谁而干,最终的目的就是不为谁而干”;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新源里四小的“四个距离现象”,即和干部零距离、和教师等距离、和学生近距离、和家长远距离。

  我有一个愿景,那就是从新四小走出去的每一个人都是幸福的,在新四生活的每一个人都是幸福的,以幸福观营造幸福之校

  记得中国人民人学附属中学的刘彭知校长著有专著《人生为一大事来》,那么一所区级示范学校的校长的大事是什么呢?

  当记者问到沈校长心中的大事时,她坦言,“我这人没有大事,在我的心中始终有一种理想的渴求和渴望,我希望在我身边所有的人幸福、快乐。我的快乐不是说我能赚多少钱,获得多少荣誉,而是每一个人的快乐才是我的快乐”。沈颖校长的心中有一个愿景,那就是从新四小走出去的人每一个人都是幸福的,在新四生活的每一个人都是幸福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理想的追求。沈校长认为,教育实质上是唤醒,是一个唤醒人的情感体验的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同乐、同育、同长的过程,是一种社会活动。鉴于此,沈颖校长提出了教育三原则,即尊重原则,要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把他们都当作独立的生命个体来看待,以生命尊重生命;体验原则,教育不能是空洞的说教,应建立在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以体验唤醒体验;平等原则,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相互转化,相互教育,关系平等,以平等换和谐发展。

  沈校长告诉记者,所谓的学校管理就是管理者自身与被管理者人性的唤醒与整合,是美好人性的回归,而学校的发展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

  她常说,“什么是嘴上应该长挂的,什么是应该烂在心里的。常挂着的应该是那些感动和感受,烂在肚里的应该是别人的是是非非。”

  自记事以来,沈颖始终认为人应该是快乐的。小的时候她和弟弟妹妹的关系特别融洽,几乎没有拌过嘴。长大后,她对亲情、感情有个更多的理解和感悟,也更加珍惜。当了校长以后,她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价值,有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要让老师们实现自己的价值。看到老师们获奖高兴的样子,沈颖校长比自己获奖还要高兴。因而,学校某项制度的设立,某一个活动的开展,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以老师和学生的发展和快乐为基础,以老师和学生最终的幸福为导向。有一位在新源里四小工作三年的老师,形象地称自己的学校为“幸福之校”。因为她感受最深的就是“管是为了不管”,她自己有一个明显的转变,那就是由刚到学校时的“我上班”转变为目前的“我要工作”。

  这位老师这样告诉记者,“在幸福之校中我学会了宽容,学会了赏识,学会了提高,学会了自悟,学会了体验。在幸福之校真是幸福,我体验到我的工作是无限快乐的。”

  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得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得远。教育的理想境界是让学校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理想空间。这大概就是沈校长心中“幸福之校”的本质内涵吧。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