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合并重组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合并高校能否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合并之后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融合是高校的实质性合并,是把几所高校变成一个有机共同体的系统过程,它要求合并高校的党政领导从实际出发,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学校融合与发展战略,并付诸实践。在武汉理工大学并校过程中,我们深切认识到,高屋建瓴的学校融合与发展战略,对处于合并转型的高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融合的三个基本层面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看,合并高校融合大体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表层融合,主要指合并高校初期在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行政手段,实现学校的统一领导、统一机构、统一制度、统一财务和统一规划。“五统一”是高校融合的起点和基础。这一层面的融合,其标志是“五统一”,其方法主要是行政手段,其关键在于领导班子的思想统一和协调一致。合并高校的实践经验表明,“五统一”拖延的时间越长,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就越多,对合并高校就越不利,更深层次的融合也就无法顺利展开。
第二,深层融合,主要指合并高校学科专业的重组。学科专业整合是合并高校融合的本质要求,是产生合并效应的重中之重,也是融合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一个好的学科专业的造就,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特别是学术思想的形成,学科方向的凝练和人才梯队的组建。重组学科专业,与实现“五统一”有很大的区别。如果在学科专业调整中简单地以行政手段推进,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在学科整合问题上,必须持审慎的态度:在指导思想上,要充分考虑学科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方法上要高度重视专家学者的意见;在操作上既不能急于求成,又不能无所适从。
第三,核心融合,主要指合并高校在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方面的整合与创新。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经过长期办学实践而积淀下来的既体现着学校的历史传统,又反映学校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展望的精神文化。大学作为一个进行文化传承和科学创新的现代专业组织,每所学校所特有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在各自学校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校个性与魅力之所在。办学理念又是一个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文化的历史惯性,决定了大学合并组建后,原来各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影响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没有一致认同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五统一”和学科专业的整合往往只能停留在表层而很难发展到实质层面,由此产生的差异与冲突势必会加大高校融合的难度。因此,只有高度重视并致力于实现合并高校理念文化的重构与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融合问题。高校合并效益要实现1+1>2,首先必须在体制上和文化上实现1+1=1。只有当合并高校的全体师生能够理解、接受、认同新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时,一个核心层面统一的学校才最终得以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的融合才是高校合并的最终标志。
二、促进融合必须以发展为主线
我国部分高校实行合并,其目的是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迫切需要,促进合并高校的跨越式发展。因此,促进合并高校的融合必须紧紧抓住学校跨越式发展这条主线,在发展中化解矛盾,用发展推进学校融合。如果把注意力和工作重心仅仅放在调和矛盾与平衡关系上,那就是本末倒置,最终也不可能实现深层融合。只有把发展与融合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融合”这一合并高校无法回避的难点、重点和热点问题的解决建立在积极的基础之上。
武汉理工大学是由分别隶属于国家建材局、交通部和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和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而成的。三校都有各自的学科优势,都具备万人以上的办学规模,总体实力相差不太大,而且校区过于分散。因此,将呈鼎足之势的三所工科大学组建融合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其难度在合并高校中是空前的。学校始终坚持“以发展促融合,以融合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可以说,“发展是解决新大学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观点的确立,是学校在合并组建三年来能够实现相对平稳地融合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一,深刻认识合并带来的挑战与风险,增强教职员工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合并高校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和风险。如何应对并校初期的挑战与风险,变压力为动力,合并高校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对于这一点,武汉理工大学具有典型性。三校合并,除了合并院校带共性的困难与问题外,尤为突出的是三所行业性较强的工科大学合并,不仅初期学科专业整合难度大,而且由于缺乏文理渗透的互补性,合并的长期综合效应前景也不容乐观。但是,如果能缩短合并初期的阵痛,加快相同学科专业融合,则可能在中短期效应上取得大的突破。校党委在这一点上取得共识,将广大师生员工的注意力、兴奋点引导到加快融合、谋求发展上来,变不利因素为强烈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三年来,各学科加大整合力度,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级重点学科由一个发展到三个,博士后流动站由3个发展到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由3个发展到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由9个发展到44个,硕士点由40个发展到79个。科研经费数量由原来三校合计不足3000万元,迅速倍增突破1.5亿元。同时,学校利用合并后实力大增的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大力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三年来,已经有1300多户教工搬出校园,住房实现了社会化,2万多学生住进了社会化标准学生公寓,从而使学校能够集中财力进行校园建设,办学条件大为改善。
第二,紧紧抓住并校创造的机遇,推进学校跨越式发展。并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举措,除了合并本身为学校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外,由于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的更大关注,也为合并高校超常规发展创造了某些新的机遇。因此,在抓紧学校内部资源整合的同时,亦应高度关注、寻找新的机遇以加快学校跨越式发展。武汉理工大学组建三年来,把握住了两次大的机遇,为学校发展与融合增添了新的动力。一是借并校之机,举全校之力,将原武汉工业大学通过教育部“211”工程评审,扩展为新大学整体通过国家计委“211”工程评审。二是为解决多校区办学严重制约学校融合发展的“瓶颈”问题,经多方面努力,在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的充分理解支持下,在主校区附近扩建2000亩新校园,为学校的融合与可持续发展拓展了较大的空间。两次重大机遇的把握,极大地调动了全校师生员工团结拼搏,赶超先进的积极性。
三、促进融合必须改进和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一,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建设一个团结务实创新的学校领导集体结合起来。高校融合得快慢,与学校领导集体的融合与团结有直接关系。合并高校领导集体的多数成员,一般都是原来各高校的领导干部,对原来高校都存在着非同一般师生的特殊情感。如果他们不能尽快走出校区本位情结,势必给师生做出消极示范。为此,并校伊始,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三讲”教育,在校级领导中逐步形成“讲团结、顾大局、谋发展”的氛围。学校党委反复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跳出过去三个校区的感情小圈子,跳出原有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的旧圈子。
第二,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提升办学理念、促进办学思想的融合结合起来。整合重构办学理念是合并高校在一定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武汉理工大学并校前的三所大学都缺乏能起主导性作用的办学理念,在合并重组过程中反倒是少了一层本来十分强大的阻力。因此,在三校原有基础上努力构建一种全新的理念,才能使合并真正产生合力,促进学校发展。合并之初,校领导班子深入分析校情,提出了新的办学思路,即“育人为本、学术至上;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以发展求支持,以贡献促共建”。具体来讲,一是加强“三个特色”,即加强行业特色、工科特色和共建特色。加强学校与董事单位的共建和地方政府共建的力度,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渠道。二是实现“三化,即实现校园网络化、办公自动化和教育信息化。三是形成教学、科研、产业三大块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力争实现“四个突破”,即学科建设有重大突破,一流人才有重大突破,产学研有重大突破,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有重大突破。新的办学思路的形成,将对学校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