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青海大学校长李建保
|
来源:新民晚报 2005-4-27 12:59:00 |
|
“我经常感动得流泪”,如果不是亲耳聆听,我们很难想象处世乐观的“飞行校长”也有潸然泪下的时候。青海大学校长李建保18日作客新华网,与网友畅谈了一个东部教授投身西部建设的心历路程。 男儿有泪不轻弹 “你到青海以后流过泪吗?”面对网友的提问,李建保一开始就直言不讳地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到青海大学以后,因为高原反应的缘故,我睡觉不好,饮食不好,工作效率也很低,面临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困扰。但我的同事告诉我,我代表着青海大学的精神面貌,所以不管有多委屈或多不适应,走出家门时我一定精神饱满,有多少委屈也不能流泪。” “对我自己来说,流眼泪比较多的是在两种情况下。一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得不到支持或者得不到谅解,自己会觉得很委屈,晚上一个人就会偷偷落泪。二是很多朋友包括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给我们政策倾斜或者很多特殊关怀的时候,我就觉得特别感动,感动时就会流眼泪。”说到动情处,李建保还特别举了个例子:“比如青海大学想派出一批老师到国外进修,教育部的政策就向我们倾斜,青海大学的老师都不敢相信,他们能争取到出国学习的机会。我当时一激动掉了眼泪。” 成功离不开社会 被问及三年之后的去向,“最终服从社会的选择”,李建保这样回答,“无论是留青海还是回清华,只是为社会做事的途径不一样,能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最大能量的途径就是我的选择。”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社会,聪明、有能力的人一定要把自己的发展目标,自己成就的基点放在社会需求的大环境下,这才是成功的关键。”在和网友探讨成功之道时,这位“飞行校长”真诚地说。 人物名片 李建保 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家第一批公派留学生(留学日本),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建保在2002年5月来到了偏远落后的青海高原,担任了青海大学校长一职。两年多来,李建保,这位45岁的回国博士毅然决然投身于青海大学教育发展事业,并初步实现了他为西部做点事情的人生梦想。 在他的努力下,原本落后的青海大学很快步入跨越式发展的轨道,近两年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大大改善,教师人才队伍不断扩大,科研力量日益雄厚,学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知名度不断提升。 |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