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 >> 成长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专家:莫让"关怀强迫"成孩子成长的拦路虎
来源: 人民网      2009-6-15 11:07:00
 

  我国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存在着心理障碍,在这背后家庭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容易渲染压力和恐慌氛围。如何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引导孩子克服难关成为家长亟待破解的命题——

  日前,一位家长通过网上交流向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倾诉自己的烦恼:我的孩子已经上六年级了,现在作业很多,好像开始厌学了,非常缺乏主动性。他现在什么事都得靠我监督,除了看电视和玩游戏。孩子的主动性该怎么培养?

  可以说,这位家长的焦虑非常具有代表性。事实上,许多家长对孩子遭遇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忧心忡忡。

  在10月5日长沙市心理学会第二届年会暨专家论坛上,专家出示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存在着心理障碍,青少年心理教育成为了会议的主要议题

  在“世界精神卫生日”即将到来之际,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调动起人们对青少年成长之路的忧思。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约3.4亿未成年人中,至少3000万人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中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可以说,在素质教育旗帜高扬,减负之举接连推出的今天,中小学生的心理状态依然堪忧。青少年尚处于心理发育未成熟期,面对着日益增加的心理压力,如果家长和学校等门不予以重视,极易形成心理障碍。“关怀强迫”容易伤害孩子

  在青少年遭遇心理障碍的背后,家庭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容易渲染压力和恐慌氛围。现在的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生活节奏加快,导致孩子的心理压力增大,出现心情压抑、焦虑、性格孤僻、产生性烦恼和性困惑等心理问题。

  每一位父母都不愿意看到孩子因面临巨大压力(尤其是指与学习有关的压力)导致心理缺失,但是他们往往传递给孩子巨大的压力。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压力的低龄化趋势日渐明显,压力下移的后果使许多青少年失去本该拥有的快乐和轻松。尽管我国优质资源没有明显增加,但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却在不切实际地成倍增长。父母的压力不断传递给孩子,孩子可能不理解这种行为,心理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

  著名习惯培养专家肖恩·柯维说:“父母和孩子之间会存在沟通危机(代沟)。他们交流得太少,我认为这足以毁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倾听是改善你和孩子之间关系最有效的方法。”沟通危机常常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学专家周海宏博士剖析到,许多中国父母患上了“关怀强迫症”!所谓“关怀强迫症”,即一个人特别需要别人依赖自己,总是爱向别人提供别人不需要的关怀。并且,这种人还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关怀,从而使别人不能独立,并使双方都进入特别累甚至痛苦的生活状态中。

  孙云晓在谈到子女教育时经常提到“酸甜苦辣都是营养”,孩子的问题往往可以从大人的教育中找到原因。如果对孩子包办代替,就使他丧失了这一切,使他们变得无能而脆弱,有翅膀不能飞翔,有脚不能走路,有知识不能运用,遇事就惊慌失措。这也容易导致孩子出现焦虑、沮丧、缺乏主见等心理障碍。

  心理学家在多年的工作与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关注孩子是否快乐,有心理障碍的青少年脸上很少有笑容,当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家长就一定要引起重视,做到早点预防。

  专家提出,成长是有规律的,教育必须尊重科学,否则,可能会扭曲孩子的发展。做学校教育的均衡器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有机联系的,也是互为补充的。很多家长和老师没有把两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甚至听到家长指责和埋怨老师的话,也听过老师责怪家长不负责的话,两者不能有机衔接起来,常常会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存在隐患。

  在记者走访中发现,对一些学校推行“素质教育”而进行的拔苗助长行为,许多家长也感到很无奈。孩子在重点小学上学的张文说:“孩子才上二年级,每天要写两百字的作文,家庭作业要写到十点!”

  素质教育的理想与固有评价体系下考试、升学的激烈竞争孰轻孰重,许多家长在二者的选择上左右为难,甚至还增大了孩子的额外负担。

  对此,孙云晓认为,教育上有许多无奈的事情,他建议父母要做学校教育的平衡器,即学校加重负担了,父母就给孩子减压,学校如果某方面不足了,父母就可以给孩子加营养。

  过多的课业压力和所谓的“兴趣班”往往使青少年疲于应付,甚至厌学,缺乏主动性。前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一定要有自己浓厚的兴趣,有喜欢的课程和图书,有自己喜欢玩的项目,因为有浓厚的兴趣才会热爱生活,也才会健康的发展。孩子没有兴趣就谈不上真正的学习和接受知识,因此家长在孩子接受学校教育之余还应该培养孩子的主动性,从孩子的现实基础出发,不要揠苗助长,坚持鼓励,让他体会到成长发展的信心和方法。

  孙云晓指出,孩子在发展中会碰到一些坎,父母应当耐心地了解原因,引导他克服难关,如果漠不关心,这些坎就可能成为孩子发展中的障碍。教育部小学生健康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