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大学班主任,您复制了几代人的青春?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8-3-24 10:59:00 |
|
在“鸽子”的庇护下学着长大
“我之所以喜欢当老师,就是因为能遇到像你这样的学生。你的坚强、宽容,让我十分感动,也更坚信你的未来是美好的!”看着电子邮件,倩倩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要是没有鸽子一直不断的安慰和鼓励,失恋这段日子,倩倩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过。
鸽子是大家对班主任郭老师的爱称,倩倩他们是郭老师的第一批学生。大一刚进校时,郭老师自我介绍说:“我姓郭,大家可以叫我鸽子,当然啦,也可以叫郭老师或者鸽子老师。”
听完鸽子的开场白,大家都笑了,新生报到的焦虑和紧张顿时少了一大半。第一次班会,鸽子讲的重中之重就是:求助不是弱者的行为,能够勇敢地向他人求助正是强者的表现。
这下,鸽子给自己惹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从班会当晚开始,鸽子的手机就被打爆了:“鸽子,哪儿有卖手机充值卡的啊?”“鸽子,邮局在什么地方?”“鸽子,我身份证丢了,怎么办啊?”“鸽子,我迷路了,你能不能来救救我?”……
那时候可把鸽子吓坏了,没想到当大学班主任要管这么多事。不过按照她的说法,学生们就是她的大白菜,有的长虫子了,有的需要浇水了,作为菜农的她都得及时照顾,这样大白菜才能欣欣向荣地成长起来。
但新生报到事情太多,鸽子一个人怎么也忙不过来。报到之后才两天,她就组织热心的同学把大家的手机号和邮箱整理打印出来,分发到各个寝室,让大家加强联系,学会向同学求助,互相帮忙,自己解决问题。
“我们班是彼此认识最快的班。”班长阿华自豪地说。
没多久,鸽子又号召大家建立了班级QQ群和班级博客,鸽子把她筛选后的信息往上放,讲座啦,演出啦,学校的通知和学科竞赛啦,还有研究课题申请之类的等等。
“现在大家也习惯把自己搜集来的信息往上放,那可绝对是精华版。”计划出国的婷婷对班级博客里的留学讲座最感兴趣,而同寝室的小路和丹丹分别在班级博客上找到了在咖啡馆做服务生和兼职幼儿园老师的活儿。
班级博客还有一个重要功能,那就是组织班级活动,博物馆、公园、游乐场,都是鸽子班的大白菜们浩浩荡荡出入的场所。
“最初是鸽子自己号召,后来咱班委就把这活儿给接手啦。”阿华笑着说。
鸽子最经典的创意之一就是,每月一次给过生日的同学集体庆生。倩倩以前从来没有住过校,这回一口气就到了离家千里的北京来上学,心理上一直不太适应。就在全班为她举行的生日晚会上,大家都表示了对倩倩的祝福,那一晚,倩倩特别开心。她在班级博客里写道:“我觉得在大学有了一个新家,鸽子用她的翅膀温暖着我们,庇护着我们。”
“跟她聊天特别舒服,她能给我引导,但又像平辈的朋友,总之聊起来一点负担都没有,也不会觉得被挖掘隐私。临近毕业,我越来越舍不得鸽子了。”倩倩说着,又有些幽怨了。 |
<<上一页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