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教育品牌战略:升学率高并不代表学校品牌好
|
来源: 2008-3-31 9:46:00 |
|
升学率高并不代表学校品牌。而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先生曾对美国《新闻周刊》评出的世界十所最好的学校做过这样的评述,他说:“并非这些学校的综合实力超越一般的学校,而在于它们独树一帜、标新立异,使学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特色赢得教育的成功。”昨天,在由杭州市教科所、下城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承办的“教育品牌建设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论坛”上,250余位省内外专家共同探讨学校教育特色和品牌建设。
升学率≠学校品牌
“学校品牌反映的是学校真实的精神与存在状态,它不是几句口号或者升学率就能承载的。”昨天下午,杭州春蕾中学校长李洁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办学13年来节节攀升的中考升学率,让春蕾在一种趋利避害、规避风险的运营中塑造了品牌,但这种品牌是暂时的、存在泡沫危机的,如果春蕾处在‘火山口’而不自知,那么升学率品牌会成为学校品牌速朽的催化剂。”与升学率相对应,李校长提出了一个“文化场”的概念,“学校进行的所有活动和尝试,都是为了营造一个文化场,而这个文化场能够为师生的发展创建一个和谐、长期的人文氛围。”
“品牌是质量和信誉的象征,教育只有发展和培育真正以特色取胜的品牌,形成差异,才能够真正满足人民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谈起特色品牌的核心特征,下城区教育局局长周培植将之定义为差异性,“差异的,就是多样的;多样,就有生命力、就有竞争力,而当每一所学校都形成了自己的竞争力时,我们的教育就能实现充分发展,老百姓对于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才能得到充分满足。”
教育品牌需要时间的积淀
“建设教育特色品牌是实现教育多样性、营造高品质教育生态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根本意义在于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和谐,但教育品牌的形成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周局长认为,教育品牌的打造和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决不是口号、标语、广告、金钱能堆积起来的,它必须渗透到从校长到教师到学生上上下下的言行举止之中,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需要有一定的积累和沉淀,不能一蹴而就。
“教育品牌的确定不是哪个园长拍拍脑袋就可以决定的,幼儿园的历史传承、地域和师生条件等,都是必须考虑的要素。”杭州新华幼托教育集团杨蓉园长主张通过优势项目和教育特色来构建教育品牌,“像东新园区的‘爸爸军团’助教活动,仙林园区的‘清晨有约’亲子锻练,娃娃部的家长帮家长、友情活动和柳营园区的‘家庭合作小组’等,都是构建教育品牌的努力尝试。” |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