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 >> 班主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高三班主任支招:要自信迎考
来源: 长江商报     2009-5-11 9:24:00
 
 

  武汉十六中 高三重点班班主任、江岸区优秀青年教师 王敏

  现在离高考仅一个月的时间,要紧而不乱,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找到节奏感,科学有效地复习。
  莎士比亚说:“放弃时间,时间也会放弃他。”现在离高考仅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要以“我”为中心,紧而不乱,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找到节奏感,科学有效地复习,能让你在高考中受益多多。

  采用“目录”复习法有效备考

  同学们可以采用“目录”复习法,即参照书本的目录,构建各科知识网络。其次在答题的细节方面下工夫。不少学生因非智力因素丢了许多分,而这些正是学生的快速长分点,实现了这一突破就能在高考中超越自我。
  答题细节之处很多,如答题规范,解题步骤完整详细;审题全面细致,注意解题指向;根据试题分值和试题类型合理分配时间,难以解决的难题要果断舍弃;遵循“从前到后,由易到难”的原则解题,按照自己的习惯解题,切忌突然改变自己惯用的做题顺序,以免引起心理波动妨碍考试的正常发挥;答题仔细,认真填涂答卷,避免计算、抄写错误,通过复查克服低级错误。

  制造轻松氛围有助成绩提高

  高三考生考前焦虑主要来源于家庭、同学、自身这三方面。创建轻松的家庭、班级氛围,有助于缓解考生的焦虑情绪。许多家长都抱着“望子成龙”的想法,期望孩子实现自己未达到的目标,期望值过高,唠叨与责骂孩子,背上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沉重包袱,易造成孩子考试紧张。
  考前,家长要支持理解孩子,对孩子说“只要尽力就行”,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气氛,让考生体会无私的父母之爱,放下沉重的心理包袱。
  另外,可以通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拔河、接力跳绳等,调剂紧张的学习生活,活跃气氛。让每位学生源源不断地从中汲取力量,实现目标。

  家长老师聆听学生心声

  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有的高三考生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没实力,可以这样说没自信的考生高考不会成功。
  在这至关重要的一个月中,要努力调节学生的心态,给学生满满的自信。告诉每一位学生,高考考的就是实力与心态,心态影响实力发挥。
  在最后一个月,老师和家长要放下身份,与学生平起平坐,聆听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任由学生倾吐烦恼,对他的每一个优点、每一次进步,都给予鼓励和赞扬,以增强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是有实力的,保持一颗平常心,以饱满的精神应对高考,终会取得成功。

  物理

  注意破题技巧,强化实验复习

  (汉阳一中高三理综物理备课组组长 周平)

  很多专家认为,理科综合考试对多数考生来说是决胜高考的关键,而且是高考学科中区分度最大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后期成绩提升空间最大的学科,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备考呢?
  物理学科后期应主要进行各种题型解法的归纳和训练,如高考物理中一些重要的物理思维方法,新题型的特征及其对应策略,物理计算题规范化解答和应试技巧等。这部分内容的综合性、思维的跳跃性及应试的实效性都很强,可以说是高考复习的精华,同学们应该克服一切疲劳,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听好这些课,领会老师所讲的审题、破题、规范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利用课下时间再对以前训练和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发散和方法的归纳定型,做好了这些工作,相信同学们的成绩会有较大的提高。
  同时,要强化实验的复习。近几年理综考试大纲更加突出了对实验的更高要求,如物理强调了误差问题的重要性,要求会进行误差分析,所以在高考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就必须强化实验的复习。要敢做、多做实验,从而熟悉这种题型,如要熟悉各种测量工具的测量原理和读数方法、电学实验的设计流程、常见的几种测电阻的方法和重要实验的误差原因和误差结论等。

  应试技巧:时间分配要合理

  理综考试首先存在合理分配考试时间的问题,可根据学科分值分配和难易程度来分配时间。一般生物需要30分钟,化学需要50分钟,物理需要65分钟,余下的5分钟作为机动时间,用于重点检查或补做难题。
  从试卷类型上分,第一卷用时约45分钟,第二卷用时约100分钟,留5分钟当机动时间。要做到合理安排时间,最主要的问题是速度,原则是“稳中求快,准确性第一”,没有准确性的快是不可取的,因为对大多数考生来讲,理综考试几乎没有检查的时间。
  其次注重做题顺序,由于考生情况各不相同,选择哪种做题顺序要因人而异,但在考试中应采用你在平时训练中最佳的方式,一般采用按试题顺序做题(个别难题最后完成)。
  最后,特别提醒同学们一点,同学们要有强烈的“分数意识”,即慢做会的,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也别浪费!决不轻易丢弃全不会的。另外,在后期的训练中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认真审题、规范答题这两个非常重要但容易疏忽的解题环节。

  政治

  联系热点,补上知识漏洞

  (武钢三中政治教研组组长 高级教师 张红平)

  高考政治试题不回避热点,去年高考曾直接要求考生列举我国政府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举措。所以,同学们一方面要熟悉十七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30周年及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成就与经验、我国政府与其他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就业与社会保障等时政知识,另一方面要对照高考考点,找准其理论支撑,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
  同时,对于平时考试暴露的知识漏洞,趁最后一个月时间,赶紧复习该知识点以及相关知识点。如4月调考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题,同学们出错较多,大家就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公式、通胀与通缩时的货币流通状况、我国的货币政策等知识的复习。

  应试技巧:争取不留空白

  首先,熟悉各类题型的特点及解题要求,总结各类题型的一般规律。如近几年高考政治问答题常出现“用***分析(或说明)***(即问题)”的题型,这种题型的特点是用规定的理论分析给出的问题,解答这种试题的一般原则是:这个知识点本身的逻辑就是我们组织答案的逻辑。
  其次,合理分配答题时间,熟悉答题技巧。文综试题题量较大,对于那些读了两三遍依然不明白出题人意图的题目,我们可选择放弃,因为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考试的目标不是满分,所以别为了那不属于你的题浪费时间,如时间充裕可回头再思考,争取不留空白,虽然写了不一定得分,但不写肯定没分。文综最后两题一般是政治试题,如上手不难,应先予解答。

  生物

  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武钢三中高三生物备课组组长 龚荣瑶)

  5月份应注重汇集前两轮复习的成败与得失,收获前两轮复习的成果。
  要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只有理解的知识才能记得住,理解的知识才能用得上,理解的知识才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对课本中的概念、原理、规律、过程、实验(包括学生实验、经典实验、“隐性实验”)等要牢固记忆,这些是答题的要点,同时应注意课本中的一些例外性。

  应试技巧:研究近三年真题

  5月份要正确处理研究高考试卷与选做模拟卷的关系,建议选做一些近3年的高考真题,慎做模拟题。
  做真题的过程中,主要是深入了解出题者的思路,抓住每道题的“解题关键”,学会举一反三。当遇到类似的新题时,就能很快看到它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并且能识破出题者设计的“陷阱”,理清自己的解题思路,迅速做出正确答案。
  在做真题时,还要认真研究真题的参考答案,体会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完整性、逻辑性、规范性等,学会按命题人的思路去组织答案,规范答题。

  历史

  巩固基础知识,积累解题经验

  (武钢三中高三历史备课组组长、高级教师 文耀武 汉阳一中文综备课组组长 李玲)
  在最后一个月中,以往已掌握的知识一定要巩固。做错过又讲过改过的题目,碰见了就再温习一下。已掌握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记得继续坚持和应用。
  另一方面,还要继续积累解题的经验和方法。在五月会有大量的来自各种资料和各地的训练题目,觉得比较新颖科学的解题方法和经验要认真体会与吸收。再者,注意尝试用新课程中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来理解和认识历史知识并用于解题。
  最后,关注热点,体会热点中体现出的先进的价值理念与时代精神、民族情感。

  应试技巧:学会正确审题

  不认真审题,答题不规范是同学们失分的重要原因。学会审题是准确答案的关键,要提高审题能力,同学们必须做到:(1)找准关键词,抓住答题的重点;(2)明确设问所规定的知识范围,避免材料与主干知识的脱节;(3)找出材料中的已知材料,将材料划分为若干层次,提取有效信息,找准、找全答案要点;(4)明确命题意图、命题要求,理清自己的答题思路;(5)要提高将题枝与题干、设问与材料联系起来的综合能力。

  地理

  重做真题,关注热点

  (东湖中学地理教研组组长 高级教师 李菊红)

  疏理知识,把书读薄。重点把握主干知识的网络构建和查漏补缺。且要重做近几年的高考题,要尽量了解高考出题者的风格;分析高考综合题的标答,把握评分的要点、分值的设置以及答题的原则和规范性要求。
  针对重要知识和薄弱环节精选试题进行强化训练,在训练中进一步提升提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的地理原理、规律解题的能力以及审题的能力;同时要求把以前归纳总结的各类试题的答题规律(各类试题从哪几个方面答,每一方面怎么答)进一步完善和熟悉。
  另外,适当关注热点问题,清楚地理学科对热点问题的关注不在于热点本身,而是侧重于热点问题背后的地理原理和规律。最好是政史地三科共同关注探讨可能出现的热点问题。

  心理老师传授心理调节六法

  (武汉市十六中 高级教师 高三心理咨询老师 穆红)

  每年的高考中,总有不少“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取得辉煌的成绩,同样,也总有一些“尖子生”“失手落马”。高考考场上的竞争,不仅是知识、技能的角逐,也是心理状态的较量。所以,如何拥有健康的考前心理,如何在高考中充分发挥水平,是每个考生的愿望,下面介绍考前心理调节六法。

  考前可保持适度焦虑

  高考前,同学们不焦虑或焦虑水平过低,学习无紧迫感,对什么都无所谓,肯定学不好;而焦虑水平过高,精神极度紧张,又会影响正常的思维。准考生们应保持适度的焦虑,保持学习警觉性,以充沛的精力完成学习任务;适度焦虑还有助于保持大脑足够的兴奋性。

  要消除思想顾虑,增强自信

  同学们对高考要有正确认识,在考前要消除思想顾虑,增强自信。另外,还应转变成才观念,转换对落榜的认识,上大学深造并非是唯一的路,成才的道路千万条。落榜者只要刻苦钻研、努力拼搏,照样可以成才。

  学会自我调节 挖掘最后潜能

  消除过分焦虑可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人总是沉浸在不愉快的回忆中或满脑子都在想我怎么学不好、记不住时,情绪肯定低落、焦虑,且效率不高。因为这种心态不利于大脑正常发挥作用。
  同学们要学会自我调节,不妨试试,当你坐在书桌前开始学习时,在脑海中浮现出令你最自豪、最愉快的画面一分钟,并在心中默念三遍:“考试前我一定能复习好”、“我绝对有能力学习好”,然后充满信心、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这样会有明显的效果。
  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有助于增强自信、排除过度焦虑,充分挖掘潜能,提高复习学习效率。

  作息要规律,饮食要合理

  在最后的一个月里,复习时一定要注意科学作息,劳逸结合,不可暴学暴嬉。最好是制订一份科学的作息制度,努力做到早睡早起,不“开夜车”,不打疲劳战。这样才能保证考试时具有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
  此外,复习期间的饮食也相当重要。要有充足的用餐时间,最好在考前一个半小时用餐完毕。否则会因过多血液用于消化系统,使大脑相对缺血,影响大脑功能的发挥。

  指定合理目标科学复习

  临近考试,绝大部分的考生对自己的目标也更明确,在这个时候,考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所以此时大家要稍微花费一点点时间来客观评估一下自己的实力和能力,给自己设立一个或几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并照此目标努力。
  在注意力较为集中的时段,可复习相对困难的弱势学科,在其他时段复习感兴趣的强势学科。
  最后,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力,设立一个保底目标、一个稳妥目标、一个冲刺目标,就可以有计划地安心复习了。

  赶考路上要缓行少言

  考试当天适当提前到达考场。一般在考前30分钟到达为宜。太早了,遇到偶发事件的可能性增大,极易破坏良好的心态。过迟则来不及安心定神,心理准备时间太短,有可能产生慌乱,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做试卷时,要先易后难。先做易解的题,这是应试技巧,更是增强信心的心理调适方法,每解一题便会增加一份自信。待思路流畅后再做难题,当你感觉难时想想别人也会有此感觉,这样想心理会平静很多,利于提高士气。
  如果在做出以上努力后,仍出现怯场。可先搁下试卷,稍做一下揉面部等活动,或伏案休息片刻,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助于克服紧张情绪。也可采取深呼吸的方法慢慢呼气、吸气,同时放松全身肌肉。经过1至2分钟的练习,也能消除极度紧张状态。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