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 >> 班主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收入付出比不平衡 年轻老师不愿当班主任?
来源:南方日报     2009-4-20 9:20:00
 
 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收入付出比不平衡……

  模范“过来人”支招:关键要有童心和激情

  本报讯(记者/谢苗枫)有人曾评价:这是一个职位最小的“主任”群,也是奉献最多的“主任”群。

  这个名叫“班主任”的群体原本是众多年轻女孩子的理想职业,但记者发现,近几年在“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付出得多、收回来的少”等等抱怨声中,越来越多新毕业的老师并不愿意当班主任,或者当了两三年就打报告、写申请要求转岗。

  针对这样的情况,各地都纷纷研究如何提高班主任幸福感,留住这些“孩子王”。像广州市越秀区,不仅通过评奖激励在教班主任,还在昨天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名班主任展示会”,给老师打了支强心针。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手机不敢关一刻钟

  小周是广州市天河区某重点小学的年轻教师,已经连续当了5年班主任、语文老师。每天早晨六点起床,挤第一班公交车,从郊区的家中赶往城里的学校,作为班主任,她必须在学生到校前赶到。一天忙碌的工作就此开始,包括课间餐的维持纪律、学生中午休息的管理等等,直到晚上7点左右才能回家。遇上塞车,她回到家大约已经是晚上9点左右。

  “先生在中学当老师,压力更大,两个人回到家有时都累得不愿意动,有时连吃饭也只是叫个饭盒……”小周说,研究生毕业工作了差不多四年,别的同学都有小孩子了,他们两夫妇连计划都没有,因为“太忙了”……

  据了解,像小周这样的情况普遍存在于广东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生活中,很多年轻老师从师范学校毕业出来时都十分憧憬当一名尽责的班主任,但当上后才发现这个担子一点都不轻,比其他专科的科任老师压力要大很多。

  “其他老师上完课就可以回家了,每学期要担心的可能是某个班某门功课的成绩怎么样,但做班主任的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手机都不敢关,心里牵挂的是班里每一个学生的各科学习、生活以及安全等等问题。”当班主任两年多的广州市越秀区李姓班主任说,感觉很累,很多和她一起毕业的同学都有同感,不想再当班主任。

  学生安全问题成班主任最大压力

  根据广东省嘉应学院何尚武老师的一份调查,在梅县的样本中,超过六成的中小学班主任感觉职业压力很大,其中95%的小学班主任和78%的中学班主任认为安全问题压力最大,63%的小学班主任则选择了“后进学生的转化”问题,60%的中学班主任选择了“升学压力”。

  这样的结果在城市中小学中也有类似的反映。曾获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称号,现为越秀区小学班主任工作专业委员会会长的东风西路德育主任李娟表示,从该委员会五年以来组织的两次调查发现,学生安全、升学压力、与社会和家长的矛盾、后进学生转化以及流失生等问题困扰着很多班主任,而且这样的压力大小与年龄大小成反比。

  “加上收入比较少,使越来越多年轻老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工作。”李娟以越秀区为例,全区大约有40%—50%的小学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近2000人的规模水平,如果再加上有的学校配备“副班主任”,那么全区就有超过八成的老师在担任班主任角色,但“幸福感”不高。“班主任的工作时间几乎每人都是‘24小时待命’的,但每个月比科任教师多的班主任津贴就只有几十块钱。”

  “以孩子成长为先”成最大“杀手锏”

  据了解,面对渐渐流失的“人心”,各地教育部门都在想方设法提高班主任幸福感。大至教育部从1997年开始恢复评选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小至小学、幼儿园也通过亲子活动等的开展来提高班主任的“被认同度”。

  “因为过去很多人包括家长在内,会认为班主任也是老师,不需要设立特别的奖项,不需要配上特别的认同,但不知道班主任每天所面对的是各种琐碎的事情。”李娟说,要解决这些事情既需要智慧,也需要理论,更需要社会的认同。

  为此,广州市越秀区就从2007年开始评选首批越秀区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希望从精神上给予激励。“所以十分注重‘质’,全区只评出了15名,7名来自小学,7名来自中学,1名来自幼儿园,希望能慢慢提高全区班主任整体素质及认同感。”李娟说,此外该区还定期召开像昨天“名班主任秀”的主题活动,让班主任相互交流学习,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不妨多试一些如‘校长表扬你’等‘善意的谎言’,以及设计一些小游戏树立学生‘好学的信心’……”小北路小学黄惠兰担任了20多年班主任,是广州教师圈内的“模范班主任”,在昨天的“名班主任秀”中,她对想放弃的“后辈”说:“坚持下来要靠童心和激情”。

  而另一位名班主任,来自东山培正小学的孙芳老师也建议同行“只要心里多想想孩子的成长就能做得更幸福”。“很多班主任怕难与家长沟通,但如果凡事总是以孩子的成长为最大前提去考虑,去与家长沟通,就没有什么鸿沟拦在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她建议,班主任既可以定期组织亲子活动,也可以在平时对学生的成长教育中融入家庭教育,增进三方感情。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