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年级学生做大一学生的辅导员,这在高校里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但让他们给大一学生上课,却很少见。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经贸管理分院选拔了53名高年级学生,替代班主任,专门负责管理大一新生,还成立教研室,自己备课,给学弟学妹上课。这一新举措虽然受到新生欢迎,也引来了部分老师的反对。
高年级学生给大一新生上课
目前很多高校按大类招生,新生入学后,随机安排班级,大二分专业后,这个班就会自动解散。
为适应这种新情况,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经贸管理分院从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中,选拔了53名各方面都比较出色的学生,管理该院的619名新生。不过这些学长们除了管理日常生活,还要担任9门课的教学。
为此,53名高年级学生分别成立了5个学长教研室,每个教研室由8到14名学生组成,讨论整理教学方案,给新生上课。
“这53名学生要担负起班主任的职责,为了让这一改革落实,我们也挑选了不同特点的学生。有的是一等奖学金获得者,有的是社团活动的佼佼者等。他们上的课主要是安全教育、专业发展、制度教育、励志教育和团队教育等。”该院党支部副书记黄钧辉说。
学生管学生能行吗?
学院的改革也招来一些老师的质疑。该院王海表教授认为:“从高中到大学,在学习方法、学习理念及学习目标上都有很大差异,需要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渊博的老师进行指导。让高年级学生,有的甚至只是大二的学生去担当这样的重任,恐怕不合适。”
不过大一新生们却十分欢迎他们的“学长班主任”。
工商管理大班的大一学生陆凌说:“我觉得学长们和我们是同龄人,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给我们指导,不像老师那样有距离感,我们也愿意和他们分享小秘密。”
国贸902班的倪霄鹏也持相同看法,他说:“我们需要有人来教我们,而不是来管我们,我觉得学长们能更好地做好这个工作。”
担任大一工程802班学长指导的大四学生沈察明说,他觉得能把自己大学近四年的得与失和学弟学妹分享,十分满足。“通过这份‘工作’,让我越来越成熟,我也很有自信能胜任。”
黄钧辉则认为,大一新生在从高中生活到大学的过度期里,如果由同龄人指导,更容易沟通。而且高年级生的经验更实际,建议更鲜活。学院也将对担当‘班主任’的学生进行考核,保证教学和管理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