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比赛活动 >> 最新活动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你的照片会“说话”!这堂普法课用情景剧给隐私保护“划重点”
来源:     2025-4-30 15:18:00
 

随着隐私保护意识的提升,大家对于电话、地址、身份证信息等这些“看得见”的隐私已经格外在意,而对于照片原图、视频这类“看不见的隐私”还没有提起足够的重视。

一张看似普通的照片,如何让陌生人精准定位你家小区?一份未撕毁的快递单,怎样成为诈骗分子的线索?一张照片能暴露多少隐私?真相超出想象……近日,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法治在“县”普法实践团的志愿者们走进桐庐县富春江小学,和小朋友们一起从一张朋友圈的照片入手,寻找那些藏在图片、手机屏幕等背后的数据安全陷阱。

镜头下的陷阱:藏在照片里的“秘密”

大屏幕上展现了一张照片,“仔细看这张客厅的照片,有哪些‘不该出现’的东西?”小朋友们立刻发现:背景中露出半截的快递单上,收件人姓名和电话号码清晰可见;书架角落的校园卡露出学号前四位;茶几上的车票暴露了行程。“即使不发定位,这些不起眼的东西也会悄悄出卖你。”

随着志愿者用红圈逐一标注照片中的关键信息,台下传来此起彼伏的“哇!”“骗子不需要高科技,只需要放大你的照片,就能‘读’出快递单上的电话、校园卡上的班级,甚至从书架上的奖杯看出你参加过哪些比赛,”志愿者强调道。“在别人看来一张普通的照片就能被有心人解读出这么多信息,轻则泄露个人行踪,严重的话还可能泄露国家秘密。”

“剧”透隐私:剧情里的“安全密码”

“必须同意隐私政策才能玩游戏?那就点吧!”舞台上,主人公小明握着游戏手柄犹豫不决,队友的催促让他匆匆按下“同意”。十分钟后,密集的短信提示音响起——垃圾广告、陌生来电,甚至家庭住址被泄露。通过还原“强制授权隐私政策”“随意丢弃快递单”等高频场景,让小朋友们直观感受信息泄露的“蝴蝶效应”,引导他们建立基础防护意识。“我妈妈扔快递盒没撕电话,第二天就接到了推销电话!”有学生分享生活实例。志愿者借此讲解:“个人信息就像拼图,零散的线索被坏人收集后,就能拼凑出完整的个人资料。”

“这节课和以前的思政课不一样,讲的都是生活中会遇到的事!”课后采访中,五年级学生小林兴奋地说,“原来晒照片不打码会泄露位置,随便点链接会被盗信息。”从最初图片中信息的挖掘到情景剧中精彩写实的演绎都警示着同学们个人信息安全十分重要,使用小朋友们能理解的语言去把法律转化为故事讲给他们听才是这一节普法小课堂出众的地方。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堂普法课打破传统“反诈灌输”模式,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让小朋友们理解信息泄露的原理与危害,真正掌握“防患于未然”的能力。未来,法治在“县”普法实践团将继续探索创新普法形式,以娱乐式、互动式、探究式的方法,持续加强青少年普法宣传的精准性、互动性与实效性,为小朋友们的成长点亮法治之光。(通讯员:朱睿清 朱雨茜 徐梦佳 徐中平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