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开展劳动教育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幼儿劳动教育作为启蒙关键一环,纳入“大思政”格局,能从小培养幼儿正确价值观,塑造其劳动精神与品德,构建教育新生态。在“大思政”视域下,如何创新幼儿劳动教育模式,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幼儿劳动教育新生态,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在校大学生张钰雯、叶心悦、许译文、李迁迁等同学组建的 “行之” 实践队,积极投身于幼儿劳动教育领域的探索,开展了以 “大思政” 视域下幼儿劳动教育新生态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
该实践调研项目自 2023 年 9 月启动以来,项目小组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热情与敬业精神。他们深入福建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等十八所公办幼儿园,通过向在职教师、行政人员以及教育专家发放问卷和深入访谈,全面且细致地对幼儿园劳动教育开展现状和幼儿参与情况进行观察。

项目组成员在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观察
在实地调研期间,项目组不仅关注幼儿劳动习惯、偏好等常规要素,还深入挖掘创新教育方式,并总结出多个具有借鉴意义的具体案例。例如,某幼儿园开展 “我是环保小卫士” 主题综合活动,通过集体活动向幼儿讲解环保知识,利用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制作环保手工,组织亲子活动让幼儿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垃圾分类,开展社区活动时带领幼儿参与公园清洁等。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劳动的认识。另一幼儿园设置 “小蜜蜂活动”,其中班务劳动包含扫地、擦桌椅、清洗玩具等班级日常事务,园务劳动则有校园保洁、美化校园、植树除草等户外劳动活动,增强了幼儿的劳动意识与责任感。

福州市H园大一班幼儿在小小厨房进行劳动烹饪
此外,项目组还留意到一些幼儿园善于利用节庆活动融入劳动教育。如在劳动节开展 “劳动最光荣” 活动,让幼儿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重阳节组织幼儿为老人做贺卡、捶背等,培养幼儿敬老爱老和感恩的品质。还有幼儿园创设游戏化劳动情境,像 “玩具回家” 游戏,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会整理玩具;“给小椅子洗澡” 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清洁椅子的积极性,增添了劳动的趣味性。

福州市M园大班孩子“小小园丁”记录袋子
项目组将这些实际观察与理论紧密结合,为幼儿园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案例汇编、精心打造的 “童心匠艺” 劳动课程资源包以及多种切实有效的劳动教育方法。

“童心匠艺” 劳动课程资源包
据悉,该项目组的实地考察与研究成果意义深远。从实践层面来看,其有助于推动福州市公办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创新发展,让劳动教育的形式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进而提升幼儿劳动教育的质量与效果,使幼儿在劳动中收获更多的成长与进步。从理论层面而言,这一研究丰富和完善了幼儿劳动教育理论体系,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为学前教育事业的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助力其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向前发展。

项目组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