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世界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而这种视野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大环境下,一点一滴累积的,而国际学校正是这样的一个大环境。多元化个性教育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们在玩中学,接受通过学校中西融合的教育理念,接触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了解各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孩子从此摆脱索然无趣的学习,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视野逐渐开阔,人格逐渐完善。
也许正是因为看到国际学校的多元化优势和包容性,才让越来越多的家长挤破头也要让孩子进入国际学校。本期专访邀请到阜阳北大国际学校副校长、国际部王文涛,通过他的讲解,我们来看看国际学校是如何唤醒每个人的潜能。

北大国际学校成立于2020年,由政府官方授权,面向国际、国内学生招生。现有在校生2000余名,设有幼、小、初、高四大学部。高中课程完全同步欧洲高中课程与教学管理,同步原版教材。多年以来,北大国际学校一直致力于青少年人才的全方位发展。
学校坐落于安徽阜阳,学校总占地面积达200余亩地。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我们同时提供各种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团活动以保证学生体验真正的国际高中教育。

始终致力于让我们的学生,成为符合世界一流大学所需要的全方位人才。随着我们团队的日益进步和成长,学校已成长为国际教育行业里的佼佼者。
学校至今已经有5年的历史,培养了2000多名毕业生,我们有4位学生获得了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学—前不久我们为这些优秀的学生颁发了的奖学金,在长三角乃至华东地区引起了比较大的影响。

那么这些成就的取得,实际上与我们整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加枫华国际学校的办学理念有两句话,第一个就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即唤醒每个人的潜能。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潜能,因为大家都知道,无论从科学的角度,还是现实的角度,我们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教育本身就是为了唤醒每个人的潜能。
第二个关键词是每个人,不仅仅是唤醒学生的潜能,还包括教师的潜能,以及家长的潜能。第三个关键词,我觉得这个教育理念里最关键的核心词是唤醒,唤醒不仅仅是理念,它也是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唤醒本身体现了一种爱的教育,也是一种艺术化的教育,乃至它是智慧的教育。唤醒本身要求我们要因材施教,要个性化教育,与我们有人强调的挖掘和激发,它又有不同的含义,这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唤醒每个人的潜能。

我们学校的愿景是,与世界同龄人共舞,我们作为国际学校定位就是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上述独特的办学理念,也为我们学校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华东地区,这些年取得这些成绩和这样的理念是分不开的。

谈到学校的管理,我认为管理是要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包括我们的育人目标。我特别倡导学校的管理重在引领、引导,我曾经提出管理的艺术,具体讲就是五位一体的管理艺术。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目标,从国家层面要求我们整个学校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作为一个根本的宗旨和目标。
那么五位是指什么呢,我们倡导在学校里强化环境艺术、德育艺术、教学艺术、管理艺术,以及提升教师的艺术人文素养。比如环境艺术,实际上走进一所学校,我们不用介绍就能看得出这所学校的文化特质,这就是环境艺术。我们常常说环境是无声的课堂,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如何使环境艺术化这就是管理。

还有就是我们的德育艺术,我们并不是仅仅是说教,因为现在的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非常多,所以我们如果用传统的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效果未必好,所以,德育艺术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德育的方式方法,包括活动的方式方法。比如我们学校倡导学生为班级命名,就是用艺术的方法来进行德育的活动,效果也非常好。
那么,教学艺术实际上对于一所学校来讲,学生是不是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课程,与每位老师的教学艺术是密不可分的,这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一个目标。
还有就是我们的管理艺术,实际上管理艺术本身就是为了激发我们教师的最大潜能,那么要实现德育艺术、管理艺术、环境艺术、教学艺术,必须使管理者包括教师要有深厚的艺术人文素养,所以,这也是我们一直倡导和努力推进的方面。
从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我觉得学校人才的培养理念再好,它的落脚点是课程。如果没有课程、活动就没有抓手,所以我们整个学校除了落实国家规定的课程外,我们还有自己的自主校本课程,紧紧围绕运动、艺术、人文、科技与实践五大板块,特别是现在高中阶段,牛津实验班也就是A level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这个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包括研究能力、质疑能力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对于培养创新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很有特点,这与我们的办学理念密切相关,和我们的课程活动也是密切相关的。共性就是阳光、自信,愿意与人交流和沟通。这得益于我们整个学校的课程设计和活动的设置,那么从家校共育来讲,刚才提到了办学理念要唤醒家长的潜能,实际上家校共育是一个老的话题,又是一个新的命题。两年前,我们提出并成立了家长学院,我们觉得家长要通过学校的引领,包括培训,比如在教育科学方面,在家庭教育方面等,要能够用科学的方式方法,以及科学的理念来引导家长和学校形成合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家长学校,家长学院,包括家长共育,我们现在整个社会都非常地关注和重视,但是我个人觉得,我们如何能够系统地来引领家长、培养家长,然后使家校目标达成一致,真正做到手拉手、心连心、肩并肩,把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人才,作为共同的目标,这样的家校共育是我们所倡导的,而不是盲目的追求某一个片面的东西,比如说分数,或者仅仅是为了升学。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学校里的重中之重,我们有一句话就是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一点都不为过,因为学校教育和其他的行业不一样,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教育者也是人,所以教育有其特殊性,对一所名校或者一所有潜力的学校,一定是把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放在首位,所以我们的口号是:满腔热情展教师专业发展宏图,一心一意谋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大计。
教师队伍的建设,一定要让教师的个人发展,与整个学校的发展融为一体,因此,我们经常对新入职的教师要求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也就是要了解教师个人的三年规划是什么,然后根据教师的特点、特长、兴趣、爱好等,找到与学校发展的共同点,我们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我觉得这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还有我们引导老师在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面,不能仅仅只看分数,还有学生的全方面的发展。从学校来讲,我们也希望教师能够牢牢把握整个国家的发展导向,包括国际教育的导向,真正使我们老师成为一个终生的学习者。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沟通、合作、批判、质疑能力,如果教师不具备这方面能力,是无法真正的实现教书育人的。所以我们对教师的培养方面,也不光是从教育理念上,教育方式方法上,还要从未来学校的需求上,包括国家对学生的育人目标上,我们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培训。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也在不断的探索当中。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中心,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宿。国际学校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以“与世界同龄人共舞”为愿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沟通、合作、批判、质疑能力,让学习不再只是“纸上谈兵”,激发求知欲和主动探索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多元化课程的学习实践,感受到成功和被关注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