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育人沃土:“党建+”工作模式,引领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作者:邓德敏、蒋水全)
“如何调动党支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更好地服务师生?”“如何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同向发力、深度融合?”“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近年来,会计学院党委深入贯彻《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文件精神,扎根育人沃土,以“党建+”的工作模式,把党建工作融入教学科研、课程思政、学科竞赛等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唱响时代主旋律、打好工作主动仗,凝聚发展动能,为新时代财经教育教学注入强大的“红色脉动”。
党建+课程思政,助力三全育人
育人为本,重在立德铸魂,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近年来,在会计学院党委领导下,教工支部教师坚持以教书育人为中心,依托国家级“一流专业”、特色专业和重庆市“三特”等项目建设,协同探索专业课程思政映射点、与教学融合新模式,做到每堂课既有前沿理论又有思想沁入,每位教师既教书又育人,推动形成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对青年学子的价值引领实现“精准滴灌”,逐步形成“德、知、能一体,教、学、做合一”的财会类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从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注重言传身教、加强课堂管理、优化课程设计、引导学生诚信考试等五个方面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二是针对每门课程的特点,通过集体备课、课程思政教学研讨、组织青年教师现场观摩学习、组织党员示范课等活动,引导教师立足专业教学内容、紧扣课程目标,将“四个自信”、形势政策教育中的核心概念和重要论断、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家国情怀与道德法治意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方法论运用等思政元素潜移默化、触类旁通地有机融入课程建设中,打造一门门“金课”。近3年,学院共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部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8门。三是依托我校“商工融合”优势,推动“新儒商”精神与思政相融合,打造“新儒商”式特色思政。
表1 会计学院获批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思政师范课程一览表
获得时间 |
课程名称 |
类型 |
课程级别 |
认定单位 |
2020年1月 |
基础会计学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省部级 |
重庆市教委 |
2020年11月 |
基础会计学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国家级 |
教育部 |
2020年12月 |
财务管理 |
线下一流课程 |
省部级 |
重庆市教委 |
2020年12月 |
管理会计学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省部级 |
重庆市教委 |
2020年12月 |
中级财务会计学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省部级 |
重庆市教委 |
2020年12月 |
政府审计理论与实务 |
线上一流课程 |
省部级 |
重庆市教委 |
2021年4月 |
基础会计学 |
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省部级 |
重庆市教委 |
2021年4月 |
财务管理案例 |
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省部级 |
重庆市教委 |
2021年5月 |
基础会计学 |
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国家级 |
教育部 |
2021年5月 |
财务管理案例 |
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国家级 |
教育部 |
2022年1月 |
企业内部控制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省部级 |
重庆市教委 |
2022年1月 |
财务报告分析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省部级 |
重庆市教委 |
2022年1月 |
财务管理案例 |
线下一流课程 |
省部级 |
重庆市教委 |
2022年1月 |
财务报告分析 |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线上一流课程) |
省部级 |
重庆市教委 |
2022年1月 |
房地产评估 |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线上一流课程) |
省部级 |
重庆市教委 |
2022年7月 |
财务报告分析 |
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省部级 |
重庆市教委 |
2022年7月 |
财务管理学 |
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省部级 |
重庆市教委 |
2022年11月 |
中级财务会计学 |
线上课程 |
省部级 |
重庆市教委 |
2022年11月 |
企业财务审计 |
线上线下混合式 |
省部级 |
重庆市教委 |
2023年6月 |
财务管理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国家级 |
教育部 |
2023年6月 |
管理会计学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国家级 |
教育部 |
2023年6月 |
企业财务审计 |
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省部级 |
重庆市教委 |
2023年6月 |
中级财务管理 |
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省部级 |
重庆市教委 |
党建+学科竞赛,引领学生创新思维
以“赛”促学,以“赛”育“能”、淬炼财会精英。在学院党委领导下,依托学院“6+1+5”学科竞赛体系,凝聚师生党员力量,着力构建“党建+科赛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党员教师担任指导老师、专业导师,引导学生在学科竞赛实践锻炼中淬炼思想、增强本领、奉献社会,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彰显党建工作成效,形成党建育人工作品牌。近五年,学院教工支部教师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省级、校级创新创业项目30余项、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学科竞赛奖项。比如,教工三支部蒋水全、郝颖同志2021年和2023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赛获得国家三等奖1项、重庆市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21年,会计学院本科生以全国评委评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第七届MPAcc案例大赛全国优胜奖。
党建+学业帮扶,共建学风促发展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近年来,在会计学院党委领导下,依托学院“学业帮扶”项目、本科专业导师、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心理咨询服务等平台,教工支部教师开展了“结对子”帮扶活动,充分发挥支部党员教师的引领作用。一是通过参加有序组织的“学业帮扶”项目,他们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搭建起师生沟通的桥梁,开展谈心谈话,心连心交朋友,从思想、学业、生活等多方面对学生立体化地进行了解,找准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方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习成绩,为学困生成长成才等;二是通过参加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考研复习指导、考研讲座、就业工作指导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指导,帮助学生找准目标、树立信心、厘清成长思路,明确学习方向;三是与学生勤交流、勤互动、勤帮扶,实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鼓励学生客服困难,引导学生融入思想学、形成体系学、带着问题学、提升本领学。
党建+科技创新,做好学生科研引路人
会计学院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科研、以党建促科研的理念,引领师生积极开展学术科研,进一步提高师生的政治意识和科研创新能力。一是以会计/审计名家大讲堂、学术沙龙、期刊面对面、课题申报辅导等系列品牌活动为载体,邀请优秀党员分享科研成长经历,形成以党员带动群众,以教师带动学生的“老带新、传帮带”的阶梯工作模式,助力学院教师开展思想和学术交流,提升学术水平和政治思想认识。近五年,学院党员教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其中,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基金项目5项、发表CSSCI期刊论文120余篇,1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二是作为学生科研道路上的领路人,在学院党委领导下,教工支部教师依托自生承担的科研课题,循序渐进引领学生,指导学院本科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撰写资助报告、编写教学案例等,并以“顶岗实习”的方式参与重大政策跟踪审计等专业实践活动,淬炼财会菁英人才,尽力当好了学生科研的铺路者、引导者和解惑者的角色。近五年,学院教师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市级创新创业项目和科研创新项目十余项、校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150多项,指导学生撰写教学案例数十篇,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数十项研究成果被省部级、厅(局)级单位采纳应用。

会计学院党委实施“党建+”工作模式以来,坚持以党建统领教育教学,推进党建工作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发挥,教工支部书记“头雁效应”有力彰显,有力推动了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本文系重庆市教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23226)、重庆市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yjg192034)的实践成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