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比赛活动 >> 校园赛事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第2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采撷
来源:科技日报     2007-8-9 17:16:00
 
小课题也能拿大奖 

  怀着惴惴的心情,史光远、陈洁、李骁、张子杰、李施莹、吴雨秋潇关注着第2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结果发布,听到自己的作品名列一等奖,惊喜、兴奋、酸楚……种种感触让他们的视线有些模糊。

  关心身边细微的事情

  上海市吴淞中学史光远、陈洁和李骁获奖的作品是《红花酢浆草“记忆行为”的发现与探索》。红花酢浆草,又名三叶草、铜锤草,生长力极强,又适于潮湿、疏松的土壤,在上海随处可见。但就是这么不起眼的小花,让几个中学生夺得了大奖。“要关心身边细微的事情,要注意感受生活”,这是获奖者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我们这个课题其实比较小,并且像红花酢浆草这种昼开夜闭的植物也很多。我们对此司空见惯,但并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为了这个“不明白”,史光远他们开始了探索。一次意外的发现又让他们改变了探索方向。一天,他们发现,遗忘在实验室暗房里的红花酢浆草居然花叶张开了,大家感到很新奇:它本该是昼开夜闭的,为什么在暗房里也能张开?难道它有记忆,没有光也按时张开?由此,他们开始了红花酢浆草“记忆行为”的发现与探索。

  取长补短的团队合作

  同样是获得了一等奖的云南学生张子杰、李施莹和吴雨秋潇,说起获奖原因却首先说起他们的团队组合。张子杰,从小热衷生物,追求完美;李施莹、吴雨秋潇,一个长于绘画,一个长于奇思妙想。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想法。他们碰到一起总有说不完、辩不完的话题。

  终于有一天,三个生长在滇池边的孩子,开始为母亲湖的日益污染担忧了。

  他们发现:文献记载鲫鱼是滇池的土著鱼类,群体中既有二倍体普通鲫鱼,也有三倍体高背鲫鱼。上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主要以二倍体土著鲫鱼为主,而现在三倍体鲫鱼成为滇池鲫鱼群体中的优势类群。鲫鱼群体的变化与水质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三个孩子都很好奇。他们想要了解滇池水污染与滇池鲫鱼群体遗传结构变迁。

  李施莹、吴雨秋潇说,没有张子杰,他们完成不了1000多个样本的采集和分析;张子杰、李施莹说,吴雨秋潇的奇谈怪论给了他们很多灵感;张子杰、吴雨秋潇说,要不是李施莹,他们做不出如此精美的作品展板和图片。

  科学细节成就科学成果

  “别以为你是在玩,做科学一定要有严格的规则,不能马虎。”张子杰至今念念不忘指导老师批评他的这句话。一次,他在操作实验仪器时,图省事没按照规则停机,老师严厉地批评了他,开始他还不服气,但事实告诉他,这样的结果一来会导致实验失败,二来会危及自己的安全。张子杰无限感慨地对记者说,这件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做科学就是要规规矩矩地做,不能投机取巧。

  吴雨秋潇也有同样的经历:一次实验中,为了接电话,她不经意地摘下了手套,拿在手里。旁边的老师吃惊地批评她说,你实验中用的秋水仙素是一种能致癌的生物碱,你怎么能这么随便地摘下手套?

  科学成果需要科学精神,更需要每一个细节的科学对待。这是几位获奖者的共同感悟。

  耐得住枯燥和寂寞

  采访中记者感到,无论是《红花酢浆草“记忆行为”的发现与探索》,还是《滇池水污染与滇池鲫鱼群体遗传结构变迁》,枯燥、重复和兴趣是它们的作者同样面对的字眼。

  无疑,他们对自己的课题都出自兴趣,在兴趣的引领下,开始了漫长、枯燥、不断重复的实验。《滇池水污染与滇池鲫鱼群体遗传结构变迁》历时1年多,从初中做到高中,样本个体采集数量多达1167例;《红花酢浆草“记忆行为”的发现与探索》要在一片叶子上做不同位置、不同时间的实验,实验步骤和内容完全相同,史光远们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他们说,创新需要好奇心,需要兴趣,但兴趣之后,更需要耐得住枯燥和寂寞。虽然,他们也曾彷徨、气馁,是坚持让他们获得了硕果。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