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比赛活动 >> 活动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北京四中新校区落子房山 公共教育均等化实践样本
来源:     2014-8-18 17:25:00
 

教育行政壁垒逐渐冰释,公共教育均等化改革逐步迈出步伐。

今年9月,北京四中房山分校将正式开学,这家办学历史超过百年的“第一强校”,将首个分校落在了北京房山区长阳新城。这对于北京近年来积极推动的教育均等化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

“北四中,南黄冈”。位于西城区的北京四中因为国家培养出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而扬名,于丹、王蒙、陈凯歌、高晓松、北岛、俞正声等大批各界精英均毕业于此。数年来,北京四中一直保持着100%的高考升学率,其中95%考入全国重点大学,一半以上走进清华北大,这也使得四中成为莘莘学子梦寐的殿堂。

“北京四中新校区落户房山长阳镇,打破了区域间行政壁垒和教育资源紧张的局面,成为名校落地新城的标志性实践样本,也为推动教育均等化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改革动力。”一位教育界资深人士如是评价。

 

北京城南迎来教育“大咖”

2009年,名不见经传的长阳新城被发掘出来。彼时,正值北京城南发展初期,从市政府到房山区政府对这座新城格外重视。

但对于长阳新城的发展而言,最大的压力是如何尽快保证公共服务配套。

“道路交通等一般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增加资金来完成,但像学校等公共教育资源的获得,则需要除资金之外的更多努力。”一位房山区政府人士表示,“否则长阳可能成为一座空城。”

据相关人士回忆,刚起步的长阳新城缺乏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的几乎所有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资源更是极其稀缺。当时从区、镇两级政府都期盼通过牵线搭桥,引进其他城区的名校、高校。

“但一切并不遂人愿,很大原因就是当时长阳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引进名校事宜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上述人士说。

直到2010年,长阳的教育才开始了大的转折。在北京市政府的协调下,宣武区和房山区政府的教育资源得以共享,这为长阳新城的教育资源打下基础。

这得益于北京市主管教育的政法委副书记赵凤桐的帮助。赵书记主动出面联系名校资源集聚的宣武区。随后在宣武区教委的大力撮合下,长阳很快引进了久负盛名的“京城四小”——北京小学。随后,如蝴蝶效应一般,北京小学的积极合作还影响了北京老牌公办幼儿园——北京四幼的态度。不久后,北京四幼也正式入驻长阳新城。

如果说,北京小学和北京四幼,这两所首屈一指的名校引入让长阳教育发展迈出关键的第一步,那么北京四中的进驻则让长阳和房山教育更上一层楼。毕竟,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中,长达六年的中学教育将直接影响教育质量。

 

引入四中的“不可能任务”

北京四中新校区落子,对于长阳而言算得上是里程碑事件,从引入到建成,前后也耗费近4年时间。

走出去、引进来,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问题。

“一些城区局限于短期利益,认为引入其他区域学校并不能给自己辖区教育加分,有时主观上并不愿意引进外来者。”一位从事教育事业多年的人士认为,房山区和长阳政府能够放开胸襟走出去引入外校资源,显示出长远视野和大局观。

但受限于区域经济实力,长阳在刚开始引入重点中学时,未敢考虑北京四中——毕竟北京四中不仅在中国教育界极富盛名,甚至此前从未办过分校。

转折点在2010年夏,当时房山区常务副区长李江刚从西城区调任过来,一直关注教育的李江对在听到长阳希望引进优质中学后,热情地介绍说,可以考虑西城区的北京四中、北京八中和实验中学。

但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北京四中会走进房山。

在李江的鼓励与帮助下,担任引校工作的负责人与北京四中和房山区进行双向沟通。据该负责人回忆,房山区政府当时求贤若渴,区教委主任郭志族在与他多次沟通后,做出最大承诺和让步:“只要好中学能够进驻,房山区教委愿意把学校的所有管理权无条件移交给西城区教委。”

房山区政府引进优质资源的积极态度和诚意,让北京四中也颇为感动。

2011427日,在多方努力下,北京四中正式引入房山,签约仪式在西城区教委礼堂隆重举行,第二年221日,北京四中房山校区正式开工建设。两年建设期后,20149月,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将迎来她的第一批新生。

 

教育均等化实践样本

“北京四中落地房山具有极强的样本意义,为中国推动教育资源均等化提供了动力和实践经验。”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感概。

什么是教育均等化?

有这样一种愿景:每一个公民,无论身处地域的差别,都有机会享受由政府提供的、无差别的公共教育资源。历届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资源均衡发展”。都被屡屡强调,被视为“促进社会公正、增进人民福祉的有效途径”。

但教育均等化的落实往往不尽人意,即便是在财力行政力均相对强势的首都北京。记者在实地采访中发现,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教育区域性结构失衡尤为明显,特别是在北京新城区的发展中,教育资源不均衡尤其突出。

一位教育界专家告诉记者,教育均等化受到两方面制约:一是硬件约束,地方资金紧缺无法投入,而学校的建设理念也参差不齐;二是软件约束,优质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有限。相对于资金和学校硬件问题,优质教育资源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成,于是,引入名校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办法。

尽管与过去相比,北京市基础教育的外部环境得到了提高和均衡,但同时还面临着许多新的现实问题。受限于资源紧张和办学行政壁垒等多重因素,北京优质名校落地新城或远郊并非易事。

记者发现,在北京,包括通州等新区也一直尝试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但结果并不顺利:要么是名校没有意愿进驻,要么是建了分校之后实际的教育成绩不理想,甚至不乏后来“改名换姓”的学校。

在此背景下,北京四中新校区落地房山,让业界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这意味着新城区居民能够获得同样优质的教育配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北京四中等优质教育资源的进驻,不仅仅提升了房山区的教育资源配套,更是区域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的助跑器。

“名校办分校将成为推进北京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改变教育资源不均衡状况的有效举措,起到了软、硬件共同推进的作用,对提升城市新区公共服务承载力与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改委社会处相关负责人如是对记者说。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