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比赛活动 >> 活动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中国式大学 无比强悍“关系系”
来源:     2012-10-30 10:46:00
 
在四川省宜宾学院最近举行的副高级 (副教授、副研究员) 职称评定校级评审中,很多学术科研业绩评分在学科组排名靠前,甚至排名第一的教师却意外落选了,一些业绩评分垫底的人却在名单当中。该校多名教师向记者讲述了学校内部职称评定的乱象,学校对不符合条件的“关系户”网开一面,甚至专门出台政策为其大开绿灯。而校级评审委员的投票,则完全不看资质和履历,只看关系到不到位。(《中国青年报》10月29日)

  在当下之中国大学,到底哪个院系最吃香?并非中文系、法律系,更不是信息传播系或工商管理系,而是肉眼难见、却无处不在的“关系系”。尽管没一所大学承认开设此系,实际上它却在很多学校顽固存在;尽管目前尚无发现一人拿到该系毕业证,但该系桃李满天下,都属自学成才,能量各有不同没带过研究生却能当博导,不亲自写论文照样著作等身,甚至当官治学两不误,根本没精力搞科研仍能跻身院士之列。

  其实,宜宾学院的副高职称评审乱象,暴露的只是“关系系”强大暗箱运作能力的一小部分。想评上副高职称,拿出再多的学术成绩、科研论文没用,课讲得再好也毫无意义,拥有票决权的学术官僚只认“关系”。有了“关系”,学术科研业绩排名倒数又何妨,泡沫论文发表在非法刊物上又怎样,规则可以改,标准可以变,即便是重新为学术混混量身订做一套个性化标准也不足为奇。

  除了竞争日趋激烈的职称评定,大至学科建设、课题申报、奖项评审、科研经费分配,中至干部提拔、分房涨薪、赴外学术访问,小至年度评优评先等诸多琐碎事宜,拼关系、拼人情、拼权力的潜规则皆显神通,形形色色的学术腐败此起彼伏。眼见高校跻身腐败高发区,中国大学教授数量、博士硕士数量和论文数量井喷而学术质量急剧下滑,众多有识之士怎不扼腕叹息!

  我们的大学为什么只能盖出大楼却难以产生大师?一个关键原因在于,不少大学已沦为权力江湖,学术的官僚化和高校的行政化、衙门化,为校园带去了太多的官场陈腐习气。一线教师和科研人员忍受不了寂寞不愿坐冷板凳,纷纷朝着升官、发财的目标迈进,学术高山上的探索登攀者日少,原本上不得台面的“关系系”却无限膨胀,在一个人人争当官、个个比关系的变异环境中,除了能产生另类的关系学大师、送礼副教授,还能孵化出多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中国青年报)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