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出通知,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中包括义务教育借读费。消息传出,引起武汉市教育界和家长热议。
武汉市物价局相关规定:借读费对跨县及县级以上行政区读书的学生收取,小学、初中借读费每生每学期分别为400元和600元。流动人口子女在指定学校就读的免收借读费。
家长担心——
“捐资助学”会否暗潮涌动
武汉市初中、小学目前实行“就近入学”。每年秋季开学前,各区教育局公布公办初中、小学招收学生的范围,若学生跨范围入学,就需要交纳借读费。“和借读费相比,择校费才是大头。”一位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担心:借读费取消后,一些是否会以择校费、赞助费等名目收费,“取消借读费是减轻了家长的一些负担,但万一学校变相要求家长‘捐资助学’,这笔费用反而更大。”
目前武汉市少数公办小学对辖区外学生收取上万元的“赞助费”。
部分校长表示——
借读生将择优录取
“免收借读费,优质初中、小学肯定拒收辖区外的学生,想借读的学生家长可能会有意见。”水果湖一中副校长罗林认为,国家取消收借读费的初衷是减少家长负担,体现教育公平。但由于各学校的教育资源本身不平衡,这样做可能导致一些新的问题产生。
汉口一位小学校长说,一般而言,学校先满足辖区内适龄学生就读,如果招生计划未招满,将适当考虑接收部分辖区外的学生,“取消借读费这道经济杠杆后,学校会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如通过选拔考试择优录取。”
农民工子女——
希望更多公办学校开放
“取消借读费后,普通公办学校的生源可能会充足。”江汉区单洞新村副校长张熙琳说,近年来,学校除了大量接收农民工子女,还免收借读费接纳辖区外的借读生。
2000年起,武汉市部分公办初中、小学降低门槛,免收借读费接纳农民工子女。目前,该市指定了近300所公办中小学,接纳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取消借读费是件好事,但是对农民工子女的孩子来说,限制还是太多。”来汉务工的陈先生的孩子目前在江岸一所公办小学上学。他呼吁,武汉市应开放更多公办中小学,让农民工子女享受更优质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