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象牙塔随想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别让象牙塔内的心灵“亚健康”
来源:     2008-2-26 9:27:00
 
当“非主流”、“残酷美”成为一种校园流行文化时,当年轻的生命不需要健康的华彩,只期待一场惨烈的结束时,也许离真正的毁灭就不远了。再多地责问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应探求,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做了哪些,又对哪些只留下了苍白的空格。

  心理隐疾
  渐成大学生一种常见病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19岁大二女生张超雇凶杀害包养她的情夫。女生事后亲自操刀,残忍地将情夫尸体斩开260多块。——据1月8日《南方都市报》
  “我刚上大学不久就想过自杀,现在想想有些幼稚。”、“前一阵突然想自杀,刚上大学的时候很美好,现在,唉,那天看了《TheHours》看得我真想自杀了。”、“高中时很想自杀,还到处寻觅死在学校哪里比较震撼”、“我们活在刀刃上啊。”——摘选自辽宁某大学论坛的校友留言。
  其实近年来,国家、辽宁省及省内各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陆续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提出了健全机构、加强队伍和课程建设、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加大投入等措施,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省高校目前基本都成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投入了一定的经费;配备了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或必选课程。
  尽管如此,一份调查中则显示,我省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隐疾。而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各高校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工作乏力。辽西某高校的一名大学生更直白地表示:“上大学3年了,才知道学校有个心理保健室,要不是看见门上贴了个字牌都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但路过几次了,从来没看见开过门,也没见过有做心理咨询的老师。”

  三大门槛
  学生心理教育“体虚乏力”

  当今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入学后普遍具有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部分学生承受着考研压力、经济压力、同学之间关系压力、恋爱压力等等,再加之其他因素,致使部分学生患上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甚至出现跳楼自杀、砍杀同学等极端事例,因此高校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对于我省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省政协委员张虹归纳了几大不足:
  做心理咨询教师积极性不高:我省大多数院校中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兼有业务和行政的性质,既要与其他大学教师一样有教学和科研任务,还兼有行政事务。有的学校明确他们为德育职称系列,有的学校还不明确是否为职称系列。同时,这些教师的待遇相对偏低,多数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除可以拿到最基本的讲课费外基本无其他收入来源,为学生进行的心理咨询均为义务进行。
  师资力量配备不足:省教育厅文件中规定按照1:3000——5000的师生比例配备教师,而据了解,多数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数量从1名到5名不等,基本都达不到文件规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数量。事实上,仅仅依靠专职的教师来把握上万名学生的心理动向也是不可能的。
  很难贯穿学生学习始终:我省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有三部分,一是新生入学时32学时之内的课堂教育;二是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及诊治;三是随时的心理咨询。但是一些学校对这类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置为选修课,很多学生不愿选,应有的课程被架空。同时只针对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并不妥当,学生也可能会在高年级时出现心理问题,如果问题未被发现,本人又不愿主动咨询,就有可能酿出祸端。

  几点建议
  高校要有“危机干预”机制

  如果各高校能够更加重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所有学生和教师进行普及性、持续性教育和培训,使学生、辅导员和教师们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保持足够的警醒,可能会及时发现问题并阻止部分问题的发生。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部分高校建立了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一个集普查、咨询、跟踪、干预调节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初步形成。上海已启动高校“危机干预”措施,措施包括在高校中推广心理辅导课,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等。
  省政协委员张虹建议我省有关部门在部分文件规定的基础上,以行政力促进一些具体措施的落实。首先,应在身份待遇上重视。在队伍定位方面,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者的教师身份,评聘相应的职称;在经济待遇方面,除计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外,可否将他们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工作量按系数折合为教学工作量,发放课时费。另外,各高校数以万计学生的心理问题仅由全校仅有的几位心理教师发现和监控是绝对不够的,必须建立专业心理教师、辅导员、学生自治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系,争取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干预、有效控制。为此,一是要在班级确定联络员,并对其进行培训,及时反馈信息;二是对辅导员加强培训,使其可以充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三是对全体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辅导,提高其识别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能力。
  辽宁省法学会会员王继文则建议,各高校除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教育等长远举措外,还应建立预警干预机制。预警机制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形成合力来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其作用是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和现实的危机,以便采取措施,减少危机发生的突发性和意外性。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