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硕士三年级研究生王小建即将毕业,和他同一个实验室的女友已经被保送读博。
现在高校在读硕士已经趋于年轻化,南开大学 23岁的女硕士生贾媛在课余时间为留学生讲课。
近来网上流传一种说法:男人、女人、女博士,那些拥有高学历的知识女性被认为是“第三性”。在一些高学历人士征婚活动中,报名登记的女性要远远多过男性;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忙着为自己正在读硕士、博士的女儿找对象。在婚姻介绍所里,男士们往往对女硕士、女博士“望而却步”;一些拥有硕士学位的女性不得不一再降低自己的择偶标准;也有不少三十几岁的女硕士、女博士坚持不降身价,成为婚介所里的“老大难”。然而在大学的象牙塔内,却是另一番景象。年轻、优秀的女硕士、女博士们都在忙着自己的快乐生活:读学位、谈恋爱、结婚,对“第三性”的说法不屑一顾。
高校里在读的女硕士、女博士们,她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是否真的总是为找不到理想的爱情而苦恼?近日,记者来到南开大学随机采访了几位在读的女硕士、女博士,还有男硕士、男博士们,了解他们对此的感受和看法。
乐观浪漫很懂生活 “第三性”说法无聊
“是吗?我没有听说啊!网上流传这样的说法吗?”文科博士研究生小红一听说谈论的话题,显得特别惊讶,“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身边的人也从来没有谈论过啊!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在忙着自己的专业,读到硕士、博士的时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时间来想这些问题了。”
没有经过精心修剪的指甲,没有明显漂染、加工过的头发或是自然垂在肩膀或是简单扎一个马尾,白皙粉嫩的面颊没有丝毫脂粉的痕迹,眼神里充满了智慧的光芒,思维敏捷得像一只兔子--在几位采访过的女博士生、女硕士生中,她们身上有着惊人的一致之处。
莉莉(化名)读的是理科专业,曾经在南方工作两年,去年考入南开大学读博。“你们想了解什么?我们的爱情吗?外面是怎么看我们的我不感兴趣,我们很忙,忙着做实验、写论文,没有时间想这些事情。什么‘第三性’,什么‘男人、女人、女博士’,我觉得有些无聊。”
1月 9日,在莉莉放假离校之前,记者来到了她的博士生宿舍。一张简单的床铺,一张课桌上面摆着莉莉和男朋友的合影照片。宿舍门上贴着一家餐厅的订餐菜单。“我累了的时候会订一份炒饭, 5块钱;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要一份炒菜加一碗米饭, 8块钱。虽然我男朋友有工作,但我还是觉得要节省一些。”
莉莉告诉记者,自己的生活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所谓的女博士和所有其他的女孩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想在专业上有所发展,需要读这个学位充实一下自己。有人认为我们古怪吗?有人说过我们不懂得爱情不懂得生活吗?我不认为我很古怪,正相反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浪漫、乐观,很傻的女孩,我懂得分清爱情与事业、学业的关系,读博士很累、很辛苦,女孩选择这个挺不容易的,但好在我的男朋友很支持我。他在南方工作,我们商定好这个寒假就登记结婚。”
慎重选择读博之路 学业爱情都要兼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