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我是女博士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女博士:我们不是“灭绝师太”
来源:楚天金报     2008-2-13 16:24:00
 

 

    图为:新浪网曾组织网友探讨“谁在妖魔化女博士”的话题。图为三位女博士李文、韩冰、尽心合影。(图文无关)

    提 要

  有一个群体,不仅常被人戏谑为“第三种人”,还被冠以“灭绝师太”、“梅超风”等代号,那就是“女博士”。充斥耳边的,往往是女博士因标准太高而难嫁、或高智商低情商等各种不幸的负面故事。但事实真的如此么?

    没想到会娶个女博士 娶回后惊喜不已

    老婆是温柔细腻的“梅超风”

    凌晨2点,张华(化名)才从单位值完夜班回家。可是,当他轻手轻脚地打开家门时,卧室的那盏灯仍是瞬间就亮了,接着就听到妻子小惠(化名)温和的声音:“你回来了?”往常,小惠还会立刻起身,几分钟就为他端来一碗西红柿鸡蛋面或馄饨。只是最近怀孕了,她才答应不做了。

    每次张华消夜的时候,小惠就会偎在他身边,跟他讲一天的心情和发生的故事。因为工作关系,深夜是夫妻俩一天中唯一能团聚的机会,所以一有空两人就赶紧说说话,有时甚至一聊就是几个小时。等张华睡着了,小惠也要赶着到武汉理工大学上课了。临走前,她会买好早点放在电饭煲里,张华一起床,就能吃到热腾腾的早餐。

    其实,张华从未想过自己会娶女博士当老婆,因为他只有本科学历。而女博士,被他看成是那种过于擅长学习和读书的人,带点书呆子气,一听就让人有点害怕。认识小惠时,只知道她在高校工作。不想,两人第一次约会就一见如故。直到要拜见双方父母了,小惠才不经意地说出自己是一名在读法学博士,之所以开始没讲,是怕张华被各种关于女博士的传闻所影响。初一听,张华内心颇有些紧张,可是小惠的温和大方,让他打消了顾虑。就这样,热恋的两个人在相识99日的那天,走进民政局领了结婚证。

    如今,已结婚一周年的张华告诉记者,他现在感到十分幸福满足。生活中,博士夫人从来没给自己任何压力,她不仅敏感细腻、知识丰富、思维缜密,还很容易沟通交流,两人无话不说,相处得轻松自在。即便遇到一些问题,博士夫人也非常善于找到问题的根结和解决办法。“也许这就是高智商的好处吧!她只让我感觉到是我的老婆,而不是一个比我学历高、处处比我强的博士。”张华笑说。

    张华说,以前有很多人都问,娶个博士老婆有没有什么压力?他的回答是:“虽然她是博士,但她首先是女人。女博士,不过是读书把年龄读大了耽误了恋爱结婚,其实,只要爱情在,别的东西算什么?”

  一个重实践 一个偏理论

    幸福女博士爱嫁“本科男”

    在记者采访的众多女博士中,张华和小惠的爱情故事,不过是其中最普通的一个。但令记者惊奇的是,与外界所称“女博士不是找博士,就是找博士后结婚”的说法大相径庭的是,女博士竟然多半嫁给了本科男生,那种双博士“强强联合”的婚姻,其实在生活中并不多见。

    乍一看上去,华中科技大学的女博士张颖就是个普通的明朗的女子,得体的套装,刚烫不久的头发染成黄色,还涂了淡淡的眼影和唇彩。只是,她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纯英文复印资料,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专业英语,透露了她的身份——热能在读博士,是个听起来就让人“望而生畏”的身份。但是这一点并没让她的老公有任何迟疑,2007年9月26日,他们刚领证结婚,老公就是本科生。

    5年前,张颖和男友在长沙读大学时相识相恋。不过,尽管张颖的学习成绩一直优于男友,找工作时却不如男友顺利,因用人单位多倾向选择工科男生。在这种尴尬下,她只好读了研究生。让她失望的是,读完研究生后,想要更好的工作仍有困难。于是,两人一合计,让张颖一口气读了博士。

    都是工科专业,可一个是博士,一个是本科,两人交流不会有问题么?张颖听到这个问题后笑了:“我走的是理论之路,而他在实践里摸爬了多年。在写论文的时候,我会向他请教实际的操作问题,我对自己的理论没底的时候,就会打电话给他听他的建议。几乎每次,他都能让我豁然开朗。同样的,他若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我会用理论来帮他分析,两人一起合计解决的办法,也被证实很有效果。”说完她还补充了一句: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来说,博士和本科生组合,其实最好不过了!

 

 女博士的坚强后盾

    “博士后”丈夫越来越多

    在武昌一家杂志社做编辑的陈军,今年“升职”做了“博导”,在此之前,他一直是同事口中的“博士后”(跟在博士后面的人)。

    其实,陈军只是本科毕业,可他的妻子苏洁是武汉一所知名高校的博士,今年开始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后,这才有陈军“升职”一说。两人相恋时,苏洁正在武汉准备考研究生,当时,陈军还在黄石一所中学当老师,看到女友要求上进,陈军默默支持。自己节衣缩食,给苏洁邮寄复习资料、补品。后来,陈军跳槽到武汉这家杂志社后,经济条件有了改善,此时,他才正式向就读研究生的苏洁求婚。两人的婚礼办得很简单,在租住的房子里就算是安了家。

    婚后,为了让老婆安心搞科研,陈军包揽了大部分家务,在他的鼓励下,苏洁的成绩非常不错,几年前考上了公费博士。在苏洁攻读博士学位时,两人的爱情结晶——女儿木木诞生了,女儿的诞生,给这个家庭增添了喜庆,却也加重了陈军的压力,因为他和苏洁都来自农村,家里并不能从经济上给予他们更多支持,而攻读博士的苏洁一个月的收入只有几百元钱,既要奉养双方家长,又要负担一家三口的生活,陈军越发感觉到生活的艰辛。为此,苏洁也很犹豫,在取得了博士学位后,是继续深造还是出去找工作,苏洁开始徘徊。热爱科研的她不想就此放弃研究,在了解到妻子的疑虑后,陈军坚定地说:继续读吧,我支持你!听到陈军的鼓励,苏洁激动万分。

    成为博士后时,学校分了一间小房子,一家三口就搬了过去,房子不大,可笑声不小。陈军告诉记者,自己和妻子的感情很好,这个家虽然很小,却是非常温馨。妻子常常笑道:“你就是在我背后支持我的那个男人,是名副其实的‘博士后’!”

    世俗所迫 大龄难嫁

    女博士多在读硕时敲定终身

    28岁的小彭在读教育学博士之前,亲戚朋友都劝她说:“你最好别读了,到时候只有博士和博士后才敢跟你谈婚论嫁,但这样的男人又多半结婚或有女友了。女人还是成家重要,为了读书弄得嫁不出去就不划算了。”

    而热能博士张颖也赞同这个说法,在记者采访前,她特意在学校做了个调查,结果发现,一般情况下,女博士们都是在未读博士前就搞定了男友。张颖的四个小师妹也是如此。“我以前在读硕士时,就有博士师姐再三叮嘱我,一定要趁读博士前搞定另一半,否则就门槛太高,不太好找了。”张颖的博士同学小娟告诉记者,她很幸运地在硕士快毕业时,遇到自己现在的男友。

    而在一所文科院校就读的江博士便没有如此幸运,在读本科时,江博士有个男友,可毕业时,她考到武汉的高校继续读研究生,而男友却执意要留在北京,两人因此分手。

    在武汉读硕士时,因为人生地不熟,再加上班里男生有限,小江的个人问题就一直被耽误下来了,直到考上博士,小江也一直没能很好地解决自己的个人问题。“我现在都29岁了,还没遇到另一半,每年过年回家时,家里都催得急,我甚至都不想回家过年了。”面对记者采访,小江的情绪有点激动。她不停地反问自己:我不丑啊,同学们都说我性格好,可我为什么就找不到男朋友呢?小江还说,以前读硕士时,还有人介绍了几次,现在读到博士了,连介绍的人都没有了,自己要是开玩笑找人介绍时,别人都说:“怎么介绍嘛?我上哪去找配得上你的?”这让小江很尴尬,虽然她多次强调自己不在乎对方的学历,但就是没有人给她介绍对象。“马上又要回家过年了,我几乎要崩溃了,回家都不敢出门!”小江无奈地感叹道。

    记者采访中发现,虽然不少在读女博士并不看重对方的学历,但却很少有热心人为她们搭桥,加上读博士时任务较重,女博士也没太多时间和心情去寻找另一半。因此,不少女博士都劝告师妹们,最好是读硕士时就搞定男友。

    面对这种现状,一对幸福的博士夫妻无奈总结道:当别人拿有色眼镜看女博士的时候,首先他们自己心理就不是很健康;其实,婚姻没有博士学士之分,只有男女之分。

被误解却难打“翻身仗”

    女博士:沉默着享受幸福

    在记者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女博士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到满意。但是,由于女博士只是一个小众群体,交往圈也相对固定,普通人对女博士还缺少感性认识,让宣传的力量显得格外强大,在这种被“妖魔化”的舆论声浪中,女博士们习惯性的低调让她们几乎自动放弃了辩解的权利,在沉默中享受着自己的幸福。

    武汉大学心理学教授钟年也告诉记者,自己的妻子就是博士学历,比他还高,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幸福。他认为,学历本身是个符号,娶一个人,关键是看重人本身的素质,而不是符号,“男高女低”的传统婚姻观念也正随着社会进步在慢慢转变,人们的心态也会更加平和。

    省社科院研究员冯桂林说,自己周边的女博士,不仅有知识有修养,从组建家庭来讲也很有优势,她们富有生活情调、关心体谅他人。社会上部分对女博士的歪曲评价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择偶观”普遍还没解放。“男强女弱”的观点仍占有很大市场。实际上,这是一种落后的男女意识。男人和女人之所以组建家庭,感情应该是首要因素,在性格等方面形成互补,而不是要求男人处处强过女人。另外一方面,学历高也并不意味着强,并非婚姻的重要要素。随着今后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女博士这个群体也会大大地增加,社会应该还她们一个公道的评价。 (记者徐玲玲 胡彩丽)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