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热点人才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程万军:中国人才是怎么被毁掉的
来源:北京晨报      2010-1-18 13:54:00
 
    42岁的程万军,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显得“老”。  不甚修边幅,加上有点谢顶,更重要的是,举手投足间,没有任何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他没有特征动作、特征神态、特征语气,也没有特征手势……一个人能把棱角消磨到这个程度,要算是人到中年的标志。

  但平静的只是外表,在内心深处,程万军仍有冲动,他一直在观察,也一直在思考,人生是一次漫长的试验,他想知道,为什么会遭遇这么多挫折,而做成一件事,为什么这么难?

  从高一开始,程万军的日记从没间断过, 50多个大笔记本,满满地写着他的思考与困惑。他在认真地寻找答案,直到有一天,他在网上看到了《中国顶尖人才流失率居世界首位》一文,文中引用的统计数字表明,自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高科技专业毕业生80%去了美国,北京大学这一比例为76%。 

  这一数字对于科技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更重要的是,剩下的那20%左右的人才,真的发挥出自身的价值了吗?

 2005年,程万军开始想写一本书,来探讨中国式人才成长的困境与问题。“逆淘汰”,是程万军最终为他的书定下的名字。“在下水道里,只有老鼠和苍蝇才能活得最好,在那里,真正的人才无法生存。”望了一眼窗外,程万军的话意味深长。

被“逆淘汰”出局的人 

  程万军是内蒙古通辽人,毕业于吉林大学日语系,以后在内蒙古一家国企从事外贸工作,在当时,算是捧到了金饭碗。然而,吃着“皇粮”,却没事可干。  

单位年年经营亏损,可到内部承包时,大家打破头争着当领导,按规定,承包期是3年,每承包一届,单位的亏损额都会大幅增加,可承包人却因此致富,他们通过“体外循环”,有的人甚至成了亿万富翁。

  承包人总在换,但情况却差不多:不论谁上台,都只想用“自己的人”,至于你有没有能力,无人关注。上世纪90年代初,国有单位开始“优化组合”,然而,让他失望的是,“优化组合”很快被异化成“亲化组合”,又变成了个人关系的比拼。

“许多年轻人就这样被‘组合’掉了,标准只有一个,你和领导私人关系怎么样?你是哪派的人?”渐渐被边缘化,程万军感到了“逆淘汰”的可怕。

有人才,却做不成事 

  想做事的程万军决定离开,让他奇怪的是,通辽本地报纸上的招聘广告非常少,相反,倒是北京这样人才密集的地区,招聘广告反而多。

“难道通辽比北京的人才还过剩?难道各单位都不缺人才?”程万军最终想明白了,在“逆淘汰”的氛围下,各单位领导怕招来的人才会打破原有的平衡,所以他们宁愿通过私人关系,找听话的庸才来扩充“自己人”的队伍。

  从通辽邮寄了一份简历,让程万军意外的是,他被北京一家媒体录用了。2000年,32岁的程万军来到北京,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中,开始二次创业。

在这家媒体,程万军如鱼得水,遗憾的是,只干了一年半,他又不得不离开,他许多同事后来成了名人:胡纠纠、黄章晋、时寒冰、迟宇宙、莫之许、安替、秋风……这么“豪华”的阵容,报纸却没成功,只落了个“传媒黄埔军校”的美名。

 有人才,为何干不成事?带着疑问,程万军开始寻找新的落脚点。

再度进入“逆淘汰”圈子 

 “我在北京的起点还可以,没有为生计浪费太多精力。”这是程万军的幸运,也是不幸,以后他又跑了几家报社,但每次都遭遇高层震荡。起点高,就要有自己的坚持,就容易受到震荡的影响,出局在所难免。

  几番颠簸,程万军只好选择了一家“稳定”的单位。那是一家体制内的杂志,工资低,基本不对外发行,好处是,领导对质量没任何要求,但即使如此,正式员工也无力完成,只有招聘程万军这样“体制外的人”来干活。

  整整3年,程万军过着很轻松的日子,在单位,每个工作日都必须坐班,同事们对着电脑玩游戏,而程万军却笔耕不辍,从这时起,《逆淘汰》的架构越来越清晰,连写作的激情都无需培养——只要看看身边的人,他就有写下去的冲动。“我是从‘逆淘汰’中出来,又回到其中,感触特别深。”程万军说,在单位,领导甚至认为杂志文章越八股越好,而对于刊登单位领导的照片却特别小心,谁该排在前面,谁该排在后面,都有讲究,一点也不能错。 

冒着生命危险的二等奖 

  在杂志社,程万军一个人要写一半的稿子,还负责统筹所有稿件,用他的话说,他成了全能型导演,自编、自导、自演,甚至剧本都要自己写。

  然而,对自己写的东西,程万军仍有坚持,一次去山西采访“矿难”,是他一生中最凶险的遭遇。当地人对记者先是拉拢,拉拢不成就会使用暴力,一些小矿主在当地基层政府中有“关系”,肆无忌惮,在这样的环境下,把握不好,就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在那里,记者越是动机不纯,就越危险,我一顿饭都没吃人家的,所有费用完全自理。”程万军遭遇了暴力,但他没有把柄,小矿主们拿他无可奈何。最终,程万军写的稿件获得了当年全国安全行业新闻的二等奖。

中国历史就是人才流失史

 “我对‘逆淘汰’有切肤之痛,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几年来,程万军写了两本书,但总觉得没写到“点”上。

  2008年,在电视上看到美籍华人钱永健获取诺贝尔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钱永健表示:“我是美国科学家,这一点很确定。我不是中国科学家。血统出身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身分。”这段话让程万军感慨万千。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为什么这一现象频频发生?我们究竟出了什么问题?美国教育更发达,培养的人才更多,可现实却是,人才资源相对缺乏的中国,大量人才反而流向美国。即使留下来的人才,也往往不能做到人尽其用,随着时间推移,他们要么能力下降,要么干脆被“废掉”。

 “中国的历史,就是人才流失史。”程万军抛开了手中的《二十四史》,开始大声疾呼:“再不重视人才流失的问题,再不改善人才的生存环境,我们将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人才退化令人忧 

 ——程万军如是说  

晨报:您为何特别关注人才的话题? 

  程万军:我大学毕业后在国有单位工作,当时单位中有很多年轻人,他们无处施展,终日只能养尊处优,几年下来,能力不仅没提升,反而下降,这促使我去思考:人才究竟应放在什么环境中才能增长本事?为什么许多人才几年后不仅没进步,反而退化了?

晨报:为什么呢? 

  程万军:因为我们的用人体制有问题,在传统“大锅饭”体制下,企业与个人利益不统一,领导考虑更多的是自己能得到什么好处,而非企业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人唯亲成了常态,人才反而是多余的。当一个企业的资源都被领导占据时,那么,在这个企业中的人才就没有了施展的空间,逐渐退化,而当一个社会的资源都被少数人占据时,那么,这个社会中人才就经常被废掉。

晨报:从那时起,您就开始研究“逆淘汰”了吗?

程万军:那时只是有一些感受,思考并不深入,几年后,我又回到了这样的氛围中,发现情况和10年至20年前完全一样,没什么改变,有想法的年轻人在这种环境下很痛苦。按说那样一本杂志,对质量要求低,工作量并不大,可那么多人居然完不成。我去以后,一个人承担一半以上的工作,可我只用忙半个月,剩下的半个月基本在休息。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