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加上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 人文精神是市场经济动力之源与邪恶之源的分水岭
● 人文精神来是转变企业生存方式的基本途径
● 国学养心,浙江企业家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市场需要无形的手,更需要人文的心
——全国首个华商经世国学馆在浙开馆授课,浙江民营企业人文教育实践工程同时启动
三鹿奶粉事件突出反映了当今一些企业的良知诚信缺失,道德情操沦丧,加强企业家的人文精神教育可谓刻不容缓。浙江省工商局今天启动了浙江民营企业人文教育实践工程。同时联合世界华商联合促进会和中国民营企业峰会共同发起成立全国首个“华商经世国学馆”,也在今天(9月25日)正式开馆。不同于社会上许多企业家国学培训班的是,华商经世国学馆以传播中华文化精髓,搭建浙商高端学习交流平台,提升浙江企业的人文素质为主旨,在将中华传统学术思想运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实践的同时,更侧重通过国学的熏陶与浸润,为广大浙商安上一颗人文之心,从经济主体向社会公民转变,从利润追求向社会贡献转变,从自主责任向社会责任转变,重建属于企业家自己的精神家园,在消退,反思,转型,重建的特殊阶段,以红军长征的意志的信念转变生存方式,提高素质素养,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于丹和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在开馆当日为国学馆学员首讲。
改革开放30年,这是一个民营经济发展的转折点。30年前,我们提出让更多的自然人变成市场主体,浙江的民营企业应运而生,抢占了先机,走在了前列,浙江的民营企业也由此熟知了一体化下的市场规则,练就了博击市场的竞争能力。但30年后的今天,我们回过身来看,浙江民营企业依然面临着生存发展的严峻形势。特别是当前,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成整个金融体系的几近崩溃,进而带来全球性的经济恶化,中国的经济也从股市的自由落体,到房市的水煮青蛙,再到浙江制造业的饥寒交夹。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这么多年,为什么依然会出现目前这样的全球性的市场危机,这个问题必须反思。
自古以来,中国商人代代浸染于国学之中,世人雅称其为“儒商”,然而如今国内的一些企业和企业家的血液中却已很少见到文化、道德、责任的成分,因为市场经济一双无形的手,不断驱使人们追逐利润、追求财富,它伸得太长,太强,以致控制了很多人的意志,使追逐利润的队伍日趋庞大、日趋拥挤,拥挤导致无序、无序产生危机。相比无形的手,市场经济那颗无形的心——道德情操的心——就显得太弱太小,根本抵御不了市场经济对金钱的追逐。于是,许多潜规则大行其道。三鹿奶粉“质量门”事件就再一次反映出目前部分企业和企业家良心、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由此导致了奶制品整个行业的礼崩乐坏、纲常尽失。
温家宝总理说,这样的企业是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没良心”。成立企业的目的固然是为了利润最大化,但是如果指望通过有害于老百姓身体健康的手段蒙混过关于一时,哪怕成为所谓的“知名品牌”,也终究是要被历史所淘汰。企业长久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老百姓的口碑,而口碑的树立则来自于企业家的良心,也就是我们的企业家是否能够从经济主体向社会公民变,能否正确承担社会责任、传承社会人文精神的问题。企业家一旦丧失了价值判断的能力,抛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就会失去老百姓对企业的信任,也就必然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被淘汰。频发的食品卫生事件、安全生产事故告诉我们,如果再不重视企业与企业家的人文精神重塑,重视浙商文明的传承和传统价值的回归,浙江企业面临的将不仅是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等等困难,更会丧失洞察社会长远发展趋势的判断力,丧失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远见卓识,从而错过驾驭企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机会,最终被市场经济所淘汰。
站在改革开放30周期的新起点上,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新一代的市场主体,它必须有道德情操、有人文情怀、有全球视野、有国际竞争能力。原有的民营企业也要转型,转型首先要转意,除了有一只无形的手,还应该安上一颗道德情操的心,这颗心就是人文,经济是获利养利,人文是养心养德。华商经世国学馆以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开阔视野;传播中华文化精髓,多维思辨;提升企业人文苏子和,以道御术;服务社会经济建设,追求卓越为宗旨,秉持追求一流、深入浅出、知行合一的授课原则,坚持在传授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同时为企业指明崭新的前进方向。课程设置深入浅出,结合企业管理实际,对企业家提升自身素养、提高管理水平都有极大助益。
在今天的开馆仪式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于丹和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分别为国学馆学员开讲。
郑宇民认为,市场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它用一只看不见的手,来地引导追求自身利益的个人去促进公众利益的实现;但市场经济还有一张看不见的血盆大口,由贪得无厌导致市场失灵。市场经济是经济制度不是社会制度,真正的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加上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没有人文精神,社会主义制度就得不到体现,没有社会主义制度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会走向歧途。市场经济到底是发展动力之源还是灾祸的万恶之源,其分水岭就是人文精神。只有人文情操的市场主体才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他们是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没有人文情操的市场主体是社会发展的破坏者,会使市场经济成为社会没落的邪恶之源。
郑宇民说,企业是经济组织更是社会组织。作为经济组织,要学习竞争本领,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按照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不断转变发展方式,粗放型要向精致型转变,低端化要向高端化转变,单一性要向复合性转变,本土化要向国际化转变;作为社会组织,要从经济主体向社会公民转变,从利润追求向社会贡献转变,从自主责任向社会责任转变。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生存方式,把学习变成生活方式,把发展变成生存条件,把奉献变成快乐源泉,而转变生存方式的基本途径就是人文学习。只有学习才能做到或者遏制住经济人的冲动,才会使自己快乐并幸福。
郑宇民指出,浙江的民营企业家在三十年前应运而生,走在全国前列,适应市场经济,是中国第一批市场经济的弄潮儿;现在他们是新一代的市场经济主体和社会建设主体,是成就做人成功做事的示范。三十年前他们胆大冲在前面,现在则要心细学在前面。今天国学馆开馆的同时,也标志着“浙江民营企业人文教育实践工程”的正式启动,将用五年时间对浙江的企业家进行普遍培训,开展浙商形象讨论,制定浙商转型指引,发起慈悯行善活动,目的在于养心造型转变生存方式,提高素质素养,增强综合竞争能力。通过学习,浙江民营企业家首先要安上一颗坚忍之心。今年企业生存形势严峻,三十年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整顿,消退,反思,转型,重建的特殊阶段,企业家要有长征的意志,坚忍之心,知行知止唯贤达,能屈能伸是丈夫。国学可以支持信心,可以帮助企业重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自知其心,知强其心,自治其心,知净其心,自主其心。通过人文教育,企业家要安上一颗悲悯之心,要增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消融对个人身心有害的争斗报复嫉害愤怒仇恨等情绪,培育出光芒四射具有强大感染力和人格美的慈善精英。通过人文教育,企业家们还要确立智慧之心,国学是智慧库,这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结晶是真正的国粹,身处险地的民营企业家更要学会用智慧胜出。以国学养心,浙江企业家将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