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受的教育越来越高,上完大学还要考研究生,研究生念完还要读博士班,拿到博士学位时都已经三十好几。“学业未成,何以家为?”很多人坚持要等获得学位、找到工作后再结婚;当然,在结婚前有不少人已经和爱人“同居”。
我的一位侄女就是如此,她和男友从大一开始就一直相恋,两人如今都在念博士班,也已经“住在一起”,但就是没结婚的打算。她母亲心急如焚,多次催她赶快结婚,但她总是说“再等一段时间”。在一次闲聊时,我才知道侄女其实有她的特殊考虑。
我侄女认为如果她现在跟男友结婚,两人在得到学位后,丈夫若在别的城市找到工作,那她通常就必须跟他到那个地方去,不管此地有多好的工作等着她,她只能放弃。但如果维持目前的关系到毕业,他们就可以站在“平等”的立场上去考虑对方。侄女说:“他若重视我们之间的爱情,就不会只要我做单方面的牺牲,到时候我自然会跟他结婚。”
我侄女的顾虑可以说是一个现代未婚女性应具备的“先见之明”。有人说:“婚姻并非为两个人而设,而是为1.5个人而设”,意思是说男人在婚后仍然是“一个”完整的人,而女人在成为妻子后,通常只剩下“半个”人。为了避免在婚后沦为“半个人”,有些女性会有意地蹉跎终身大事,因为她们知道,“男友”与“丈夫”虽然是同一个人,但却会对你有不同的看法与要求,当“女友”变成“妻子”后,他难免就会用传统的“婚姻”框架来思考和要求你,在“夫唱妇随”中,妻子的选择权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很自然地沦为“半个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晚婚有助于女权的伸张,因为一个男人较能接纳一个即将成为妻子的女人“彼时之事实(状况)”,但这种“以时间换取空间”的婚姻策略仍有尽时,如果婚姻只容得下1.5个人,那最好是丈夫和妻子各做0.75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