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五旬的香港蔡逸美女士,如今在广东怀集的知名度很高,除她一人资助了该县九十多名贫困学子外,还发动了三十八位香港同胞资助当地二百多名贫困学生,是怀集当地家喻户晓的香港人物,被称之“爱心大使布太”。
“布太”与怀集县桥头镇的贫困学生结缘,是二00一年初冬的事。当时朋友告诉她,香港一位名叫陈佩珊的女士,在桥头镇中学义教,还资助了好多贫困学生。“布太”设法找到回香港休假的陈佩珊,道出了想帮助贫困地区学生的愿望。
二零零二年,她随陈佩珊第一次来到了怀集县桥头镇。俩人一起搭乘摩托车,用几天时间走访了该镇的孤儿、单亲和特困家庭。
“布太”对记者说,没想到有那么多贫穷的学生,眼看他们就要辍学了,我真的忍不住流了泪。
徐尚英是该镇徐丰村孤儿,父亲在上世纪的一九九二年去世后,母亲改嫁远走后她才四岁,哥哥六岁,兄妹俩由七十多岁的阿婆抚养辍学在家。“布太”到徐尚英家了解时,她家穷得连张好的凳子都没有。
从此,“布太”承担了徐尚英等八名特困学生的学杂费,每年还给他们每人五百元人民币的资助款。返回香港后,“布太”又动员亲朋好友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读书,使该镇徐丰小学的十六名贫困学生获得长期资助。
随后,她每年都挑选该镇十余名贫困学生作为资助对象,至今,已经资助了九十多名当地贫困学生。除承担他们的学杂费外,每年还给每人资助五百元人民币生活费,春节还给每个贫困学生送去新衣服、水果、大米等物品,以及几百元人民币的过节费。
从读初中就得到“布太”资助的曾丽萍等八人,如今是该县怀集一中读高中的学生,“布太”仍承担着他们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像母亲一样关怀和照顾着他们。
“布太”是个有心人,每次到桥头镇,都用照相机将每个贫困家庭的情况拍摄下来,为每个贫困家庭整理了一份档案。回到香港后,就会发动她的朋友结对资助贫困学生。
香港一家上市公司的总裁霍克纳是澳洲人,在她的介绍下,从二00三年开始资助桥头镇十个贫困学生,每年资助每个学生一千多元人民币。二00五年,霍克纳因工作需要调回澳洲后,每年将资助款汇来香港,委托布太转给那十个贫困学生。
据当地介绍,从二00三年开始,“布太”动员了香港三十八位好心人资助了怀集县的二百多名贫困学生。
香港青年义工谢先生说,“布太”的先生身体常年有病,每年都要花去好多医药费,全家开支主要靠她做点生意维持,过着简朴的生活,连一辆汽车都舍不得买。
谢先生向记者介绍,每次来怀集,“布太”都是清晨六点多钟从香港赶到深圳坐中巴到广州,在广州坐大巴到怀集县城,最后又在县城坐中巴到桥头镇,傍晚到桥头镇后,再搭客摩托车挨家挨户送资助款。
据悉,不久前,“布太”和几个朋友还专门注册成立了一个慈善基金,接纳香港的慈善人士捐款,要把助学爱心延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