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应多关心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
|
来源: 2008-1-7 12:00:00 |
|
心理健康是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保障。教师的人格、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及行为。对青岛市市区12所中、小学校部分教师的调查显示,被调查教师中处于抑郁状态、焦虑状态的比例较高,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不如小学教师。
建议:从现有资源着手,采取短期措施解决教师心理问题,比如在教师上岗之前提供相关的心理辅导和教育,使未来的教师们在入职前就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长效机制上,教育部门应与卫生部门合作,成立青岛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小学、初中教师培训,让教师自身补上心理健康教育课。成立专家团定期为各学校教师进行自身成长培训,讲解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指导如何预防,学习自我心理调节,提高对心理因素重要性的认识。利用心理干预的手段给中小学教师进行早期的心理干预,缓解紧张、焦虑的消极情绪。通过举办"教师心理座谈会"、"教师团体心理辅导训练营"、开设"教师心理工作坊"和教师心理热线、设立心理咨询点为教师服务等,让教师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调适。
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教师的心理健康作为一项课题进行研究,编写有关的教材。同时建立教师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测查制度。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指引,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提案人:九三学社青岛市委 |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