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
一、调查显示,有上网条件和良好的使用习惯远比配备教学资源库重要。
网络首先改变师生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之后才影响到教育教学,而且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一所乡中心小学校长曾对我说:“我们学校外网通了内网却不通。”当时我很诧异。随后,我来到该校某个教研室看到一位老师正在上网看新闻,老师说如果赶上做课件才会上网查找资料。交谈之后我才意识到,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四:一是教师使用网络首先为满足浏览新闻和交流信息的需要,之后才考虑教学;二是内网缺乏好用的资源;三是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心血;四是学校没有激励老师使用技术的措施。教育信息化是不能离开社会信息化的大环境,二者的发展需要相互交融。
二、老师普遍认为,校内交流、评比和奖励是促进资源应用的有效措施。
可以说,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应该关注影响效益的最积极因素——老师的主体作用。对老师投入的具体手段有成果评比活动、电子货币、交流培训等,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
三、网上能搜索到适合教材每一章节的素材,老师也可提高信息获取力。
调查显示,认为网上能够搜索到适合教材每一章节的素材的比例大于80%的教师占22%,他们经常浏览更多的专业学科教学网站。相比之下,教师也反映,教学资源库的如下优势不可替代:分类科学、系统规范、专业可信、节省时间、可离线使用和更贴近教材。认为网上能找到的教学素材少于50%的教师占47%,可见教师之间的资源获取能力有很大差别。
四、在资源应用方法和技术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老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师普遍认为,小的素材比完整的课件好用。但资源库中的成品课件因不允许重组限制了老师的使用,但这些可以通过视频和动画的截取、网页修改等方法进行处理。
分析教学案例时,老师可以借鉴他人的教学设计思路。完整的优秀教学案例资源(含课堂实录和配套的课件、教案、专家点评等相关资料)本身就是一个多彩的资源包,可从不同角度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