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生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节能减排”成为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文化主调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07-9-11 17:28:00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方略在各地高校中引起了积极的响应。北京师范大学的思路是,高校首先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从国家发展的长远考虑,大学,尤其是师范大学首先要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先进的环境资源理念和节约习惯的年轻人。高校的节能减排工作必须与科研、教育工作相结合。高校各相关学科要拿出节能环保的科研成果。学生在校期间应能参与各类节能节水、保护环境的课余活动。


  北师大的环境学院、水科学研究院等各相关院、系、所纷纷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在校园的节能减排改造工作中贡献力量,形成了“科技支撑,全校参与”的工作局面和良好氛围。北师大投资430余万元建设的中水处理站,主要收集处理洗浴废水,设计能力为日处理污水500立方米左右。经过处理的再生水用于全部学生宿舍楼冲厕、景观、冲洗操场、洗车和部分绿化等,中水回用率达到100%,年节水量12万立方米以上,三年已累计使用中水35万余立方米。这座中水站已成为学校水科学研究专业的学生和兄弟院校师生的观摩实习基地。北师大已连续16次荣获北京市节约用水先进单位称号,2007年又被评为全国城市节水优秀范例奖。


  学校节能减排,在校大学生应该是主力。北师大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节水教育,通过举办节水板报比赛、知识竞赛、专题调查、献计献策、征文、签名等活动,增强同学们的节水意识。水科院的学生和海淀区节水办共同举办了“珍惜水资源”有奖问答活动,发放节水宣传材料,号召全校师生节水、爱水。大学生们结合自身实际,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节水、节能。校团委和校学生会在校园内举办了以水为主题的服饰大赛,主题是“舞动水之灵,秀出水之魂”。每个参赛队伍分别从江、河、湖、海、冰川五个专题中任选一个进行表演,吸引了大批学生参加。


  北京师范大学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作用,动员全校学生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实践活动中来。学生社团结合各自的特点各显其能。PRED学社承办的“学长的火炬”大学生物品传递活动内容是,向新生赠送学长们用过的旧书,以节约纸张、节省木材资源,最终达到保护森林的目的。这项活动的环保意义感染了很多同学。很多新生纷纷表示自己将来也要将书籍捐献出去,以节约纸张。PRED学社副社长李家杰说,每年高校毕业生离校时会遗留很多书籍,如果当作废品处理掉会很可惜,这些书籍可作为节约物品捐献出来,整理后传递给入学新生,以学长的节约行为为学弟学妹作表率。


  有的社团还把宣传扩展到校园之外。北师大成立了节水护水志愿者服务队,服务队向全校发出节水倡议,并为实验小学的小学生们上节水方面的主题课,使他们从小养成节水、节能的好习惯。而志愿服务队的大学生们在教学中也受到了相应节能减排教育。今年暑期,北师大学生团体联合会和白鸽青协一起承办了“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与首都其他8所大学一道,把环保、节能科普知识的种子带到农村,为新农村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像这种以节能、环保为主要关注点的学生社团,北师大还有很多。


  各院系也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开展针对性强的宣传教育活动。环境学院组织开展了主题为“节能减排,点滴关注”的环境文化节,通过《自然之友》摄影图片作品展出、什刹海健康慢走活动、环保题材电影、歌曲展播、房山霞云岭野外实习的“我爱自然”


  板块,参观北京师范大学中水处理站、废旧物品再利用——环保小制作评奖、展出的“节约校园”板块和“建设师大花园”、“寻找爱环境的人”校园宣传活动的“绿色校园”板块,使节能减排化解成一件件同学们身边的小事———外出尽量乘坐公共汽车,倡步行,骑单车,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双面使用纸张,节约粮食,消费肉类要适度,随手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使用节约型水具,拒绝过度包装,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尽量利用太阳能,使用节能型灯具等。


  宣传节能减排,校园媒体责无旁贷。北师大学生记者团利用北师大新闻网、校报、校报子刊、电视台等平台,在全校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他们组织部分学生摄影记者抓拍身边的浪费现象,组织了校园浪费现象图片展,对部分同学的不良行为提出警示。垃圾箱里烂掉的水果、食堂餐盘里的剩菜、水龙头的涓涓细流都跑不出摄影记者的镜头。同时他们在北师大新闻网上开设“节约型校园”专题,设立“节能减排大家说”栏目,把这些浪费现象上网,进行舆论监督,并提出批评。记者团还举办了节约型校园主题活动,现场征集同学们的节能减排小点子、好建议,经过整理,提交给学校相关部门,并在校园网上发布。活动中,由学生记者团影视小组自己动手拍摄、剪辑的节能减排的短片也在活动现场循环播放,吸引了广大同学驻足观看。


  通过这些活动,大学生们发明的一些节约小点子也得到了展示和推广。各式各样的废物利用的手工小制作出现在很多学生宿舍,成了学生们的日用品。校园里发放到学生手中的宣传单,再也不会轻易进入垃圾桶,而是被很多有心人收集起来,成了演算本。喝剩的纯净水瓶子,也被收集起来,变成了同学们的零花钱。


  北师大有同学说,北师大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应该有新的阐释。同样作为高校,北师大有自己的独特性。因为今天接受节能教育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明天不只是成为社会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站在中小学、高校讲台上的时候,都将成为节能减排的宣传员和示范员。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