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暑期,许多大学应届毕业生还在忙着找工作,但师大应届毕业生郑应辉,却已经为自己的“格子铺”奔波了,因为他是5个员工的老板。“格子铺”就是在商铺内设置一定尺寸的“格子”,客户缴纳租金后,可以在这些格子里面寄卖物品。据称,这样的商铺在省城还是第一家。
梦想从“小格子”开始
昨日上午,在建设南大街这家名为“百宝格”的店铺里,郑应辉正耐心地向店员讲解一款手表的品牌背景及功能,两名面带微笑的女店员认真地听着,不时地点点头。不足50平方米的店铺装修可谓别出心裁,里面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格子,足足有二百多个。在每个格子里,都摆着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小郑说,每个格子都有“格主”,格子里则是“格主”们寄卖的物品。
今年22岁的郑应辉老家在福建,今年6月份刚刚从河北师大电子信息工程系毕业。上大三时,他听家乡的朋友说起一种“格子铺”的经营方式,投资风险相对较小,在南方城市很受青睐。于是,他也决定在石家庄开办一家自己的“格子铺”,进行自主创业尝试。
创业比想象中还艰难
小郑说,“格子铺”就是在商铺内设置一定尺寸的“格子柜”,人们每月只需缴纳几十到几百元不等的租金,就可以在这些格子里面寄卖物品。这种“格子铺”2006年起源于香港,很快发展到内地。这种经营方式在北方还不多见,而省会石家庄也还没有先例。
今年一开学,小郑从父母那里拿到几万元的资金支持,着手设立格子铺。“但真正的做起来比想象中的还要难许多。”小郑说,从最初的选址、盘店铺,再到装修、跑手续,令他筋疲力尽。
经过一个多月的折腾,他的格子店铺终于在2008年3月份正式开张了,接下来就是招商。小郑说,因省城对格子铺知之甚少,他在招商过程中连连碰壁。那段日子,白天同学抽空帮他看铺子,他则常常骑着自行车四处慕名找上门洽谈业务,向商户一遍遍地介绍他的格子铺,曾遭受过不解,也曾被人赶出去。晚上,他还要整理货品,盘点账目,常常是早晨7点起床,第二天凌晨2点才睡下。
劝告师弟师妹:
切忌眼高手低
如今,小郑经过五个多月的努力,省城不少人都渐渐接受了他的“格子铺”,很多“格主”都是都市白领和在校学生,由于时间和精力限制了这部分人自主经营,而“格子铺”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难题。
小郑说,目前店铺已经进入了正轨,店里聘用了5名员工。他自己正在计划做一个商铺的网站,将自己店内的商品陈列到网上去。
对于仍处在找工作困惑中的大学毕业生们,小郑说,其实大学生还是应该转变就业观念,重新审视自己,切忌眼高手低,要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定位,实现自己的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