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专家答疑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教育专家谈高考“命题”改革
来源:网摘中国     2009-2-13 8:43:00
 
  “理论上正确的不一定是可行的,只有可行的才是有效的”—— 高考进入理性反思,曹书成按语

  “命题”改革难成热点

  周远清坦率地说:“如果社会环境没有大的变化,高考制度改革的空间不大。”他更关心高考内容的改革。既然高考是一根很强势的“指挥棒”,就要发挥它的正面意义,这对促进中学的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作用更直接。比如考题如何不要过于局限于知识点,而体现能力和素质的测试;如何遵循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如何增强题目的应用性等。“但是这些问题,大家讨论得却很少。”周远清深感遗憾地说。

  对中学教育教学有所了解的人知道,高考命题研究不是个热热闹闹的事儿。那些与特定的学科背景、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题目如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是谁都插得上嘴的。研究这些问题需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其研究成果要接受教育教学规律的检验。某省最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如果行政推动过度,频繁改动,结果会适得其反。

  值得欣慰的是,有一批学者在这个领域默默耕耘。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郑若玲和一批研究生注意到:即便是专业性极强的“命题”研究,也需要有社会视野。命题中加强综合运用知识的题目,或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必要的,但难易程度、权重多少,关乎的不仅是学术问题,还有教育公平!因为对教育资源匮乏的边远贫困地区学生,这类题目是他们的“软肋”。即便是江苏、福建这样的教育强省,也有明显的教育不均衡问题。2007年高考,两省都降低了外语分值,主要是出于公平的考虑。

  郑若玲的想法是,学科命题改革的关键不应是也不可能是扼杀高考的指挥棒作用,而应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的导向功能。其方向是:保持考试科目与内容的覆盖面,注重考察素质和能力,为高校输送基础知识扎实、能满足日益综合化的大学课程学习要求的生源。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