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幽默地带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学者谈邓小平语言风格:直截了当 幽默风趣
来源:北京日报     2009-7-15 11:17:00
 
 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邓小平的语言是极具特色和魅力的,他的朴素、通俗、简洁、富于创造性的语言,实际上反映了他深邃的思想和博大的智慧。研究邓小平的语言风格,是研究邓小平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

  任公伟(北京联合大学教授): 朴素、实在是邓小平思想作风与语言风格的特征。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道理”,并在语言表述上反对本本主义与形式主义。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讲话中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说:“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邓小平曾经还提到:“学习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也是在同一段文字中,邓小平同志再次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这正是邓小平思想作风的最主要特点,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所在。

  在邓小平眼里,“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在这句话的前面还有一句,“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这是邓小平思想作风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正是这种思想作风的表现,他不仅主张语言的朴实风格,而且自己身体力行,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精辟语句。

  邓小平理论是小平同志一句一句讲出来的

  王荫桐(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前政委):提起邓小平,最难忘的就是他那些令人耳熟能详的语言。 有人说,邓小平没有多少理论,他就是实事求是。这个话是不对的。世界上任何一种理论,几乎都是为着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而存在,而发展的。进步的理论都是为着实事求是。没有实事求是的品格,任何理论只能是没有意义的空谈。

  有人说,邓小平理论是小平同志一句一句讲出来的,这话不无道理。他的确没有什么大部头的著作,也没有多少豪言壮语。语言,或者叫讲话,就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载体。邓小平理论能在这样大的空间,这样长的时间被这么多的人传诵着,实践着,除了道理上符合国情,符合民情,符合实际外,还得益于他独具特色的语言力量。

  邓小平的语言风格

  ●通俗朴实

  王荫桐:邓小平的独特本领,是能把一些重大的问题通俗化。 提起通俗,举世皆知的是他的“猫论”,即“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他说“要摸着石头过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发展才是硬道理”。最后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上还在为经济形态上的姓社姓资争论不休时,他中肯地指出:“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他在一个车间视察时,拿起一个高科技组装件,风趣地问大家:“这个东西姓社还是姓资?”使人们在笑声中得到清醒。他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上述这些话,表达了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基本论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

  ●简洁明了

  王荫桐:邓小平的简洁,是高屋建瓴的,有时只点个题目,讲个结论,让人民群众去议论,去发挥,去探索,去实践。作为一个领袖人物,邓小平很少讲话,却总在思考。他的语言往往是思考的结晶和精炼。他提出“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闻名于世。许多国家的领导人为此前来取经仿效。国际问题评论家把它延伸为“一球两制”,以此提倡世界上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他提出了取消“四大”(即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坚决不再搞政治运动。他痛心地说,“有多少冤假错案啊”!打开了在全国平反冤假错案的闸门。他讲了一句“那都是第三代啦”!为亿万青少年摘掉了家庭出身不好的政治包袱。他讲了一句“海外关系是个好关系”,为数千万人洗掉了不应有的政治污点,激发了他们投身祖国建设的巨大能量。关系广大青年前途的下乡知青的问题,恢复高考问题,解决时他都没有发表长篇大论,只有几句简洁的话。他的简洁可以达到极限。当年深圳市负责人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指给他看时,他就说了一个字:“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这样几句话,在神州大地上开创了致富光荣的新风尚。

  在国际交往中,他也常常以简洁的语言,表明中国的立场和主张。关于中苏关系正常化,他提出要解决三大障碍(阿富汗、柬埔寨、边境屯兵),与当时的苏联领导人会面时还风趣地说,“三大障碍,一年解决一个”。关于中美建交,他指出难点是台湾问题,即美国必须与台湾断交,从台湾撤军,废除与台湾的条约,简称“断交,撤军,废约”三件事。中美建交,为中国营造了更为广阔的和平国际环境。

  聂晓民(原国家旅游局法规司主任):邓小平的语言简洁,与长期战争生活有关。那时不可能有时间去作长篇报告、写长篇文章。比如,在谈到长征时,他用了“跟着走”三个字;谈抗战时的感受,用“吃苦”两个字;谈解放战争,用“最舒畅”三个字;谈“文革”之前的十年工作,用“最忙”两个字;谈“文革”,用“最大的灾难”五个字;得知林彪摔死后,用“林彪不亡,天理不容”八个字;谈到自己的三落三起时,用“忍耐”两个字;谈世界问题,用“东西、南北”四个字;谈精简军队的问题,用“肿、散、骄、奢、惰”五个字……邓小平还经常用自己起草1975年四届人大5000字的政府工作报告的经历,告诫领导同志用语要简洁。

  ●直截了当

  聂晓民:邓小平一生坚持实事求是,在人格上表现为坦率、光明磊落。在涉及原则问题,涉及党的纪律、国家利益这些问题上,他从来立场坚定,态度鲜明,敢于仗义执言,反映在语言上就是直截了当。

  在解放战争初期,邓小平对部队指战员讲话,明确指出,“我们一定能够打败蒋介石”。在和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的谈话中,指出,“我是犯了不少错误的”。庐山会议的时候,有人劝他少说话,他回答,“我可不是那种两面派的人”。在联合国大会上,他代表中国政府表示,“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谈到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他指出,“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回答美国总统的建议,他直截了当地指出,“中国不需要传教士”。谈中央顾问委员会的任务,他说,“大问题是接班人问题”。对“文化大革命”定性,他指出,“‘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谈与苏联的关系,他用八个字概括,“结束过去,开辟未来”。1989年谈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与任务,他说,“我们所制定的战略目标,现在至少不能说是失败的”,“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压倒一切的是稳定”。谈到对自己的评价,他说,“我自己能够‘四六开’就不错了”……

  ●善打比喻,巧用双关

  聂晓民: 邓小平长期从事政治工作,而他的工作对象有相当大的比例是文化程度不高或不太高的工人、农民或工农子弟兵。因此,借用人人熟知的事物打比喻来说明深奥的道理,就成为邓小平语言的一大特点。如将游击队脱离群众的行为比喻为“裸体跳舞”;把触及大的领导的问题比喻为“摸老虎屁股”;把照抄照搬上级文件的做法比喻为“当收发室”;把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与日本在一些技术领域的合作比做“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再比如,谈到植树造林自己所起的作用时,说“我哪是带头,我是担心当了尾巴”;把法律文件的起草比喻为“成套设备”;谈改革开放要胆子大一些,比喻为“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把精简机构比喻为“拆庙搬菩萨”、“消肿”;在严厉打击犯罪时,将大的问题比喻为“就是老虎里头最大的东北虎也要管”;把价格改革比喻为“过关斩将”;谈到在台湾实施“一国两制”时,比喻为“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

  语言是一门艺术。在某些时候,用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往往会收到特殊的效果。双关语就是其中之一。比如在一次登黄山时,邓小平说“黄山这一课,证明我完全合格”,指自己不仅政治合格,身体也合格,可以为国家工作。“已经是春天了,冷不到哪里去。”这是邓小平在1972年从江西回北京的路上,晚上散步后警卫让他回房间时的回答,不仅是指自然气候,也指政治气候。1992年南方谈话的时候,邓小平说“我从来不走回头路”,以此表明他对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

  ●语气委婉,幽默风趣

  聂晓民:大部分时间,邓小平是不需要用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但在一些特殊场合、特殊情况下,他用语委婉:一、对上级。比如毛泽东要他对“文化大革命”作“三七开”的结论,邓小平说,“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委婉表达了不作结论的答复。二、在外交场合。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针对中国一些人不承认自己落后,他委婉指出,“长得很丑,却要打扮得像美人一样,那是不行的”。三、其他情况。聂卫平得了“棋圣”的称号,邓小平委婉指出,“圣人不好当,你还是当百姓好”。

  运用幽默语言,邓小平自然是行家里手。他的幽默不但通俗易懂,而且蕴涵深意,不落俗套,许多幽默段子广为流传,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长久的印象。邓小平同志爱打桥牌,后来比较稳定的搭档是王汉斌、丁关根和王大明,邓小平曾风趣地对王大明说:“王汉斌干脆就叫大王,你就叫二王。”在从重庆回北京的飞机上,子女问他:在重庆大家叫你首长,到北京叫什么?邓小平用谐音回答:“在重庆叫首长(手掌),到北京叫脚掌。”在四川考察的时候,农民问:你们从哪来、到哪去?邓小平回答:“我们从上头来,到下头去。”邓小平听说一个唱“样板戏”的钱姓演员把自己的姓改了,戏称为“连‘钱’也不要了”;把自己家乡的干部称为“父母官”;对陈香梅谈廖承志,称“你的舅父有‘气管炎’,你可晓得”;“文化大革命”初期劝吴晗,“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1992年视察南方,在深圳植物园与工作人员谈到移植四川植物时,邓小平回答:“这也属知识产权问题呀,我是四川人,要你们赔偿。”

  邓小平的思想和语言都是质朴的,质朴而熠熠闪光

  任公伟: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谈到,“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思想与语言、内容与形式,在邓小平眼里不仅应该是一致的,而且,在实践上也必须表里如一。如今,当我们再次阅读《邓小平文选》时,随时随处都可以感到扑面而来的语言风格,一如邓小平朴实的思想。联系当前也仍然随时随处都可以看到的形式主义、文山会海、空话套话大话,再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思想作风和语言风格,更是感到格外亲切。

  我们阅读邓小平文选时,常常会被他的思想与语言的质朴所感染,在这种不知不觉的感染中,领悟着他传递给我们的那些睿智的信息之真谛。当我们流连于其中时,时时难以分辨是什么打动了我们,是他的思想?还是他的语言?这种情景与著名作家王蒙写自己读《老子》时的情景十分相似。王蒙写到:“在读《老子》的时候,我们简直难以分清哪些是思想的玄秘哪些是语言的玄秘,哪些是思想的闪光哪些是语言的闪光,哪些是思想的有序哪些是语言的有序。”只不过,和老子相比,邓小平的思想和语言都是质朴的,虽然质朴,却同样熠熠闪光。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