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幽默地带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杂谈:网络如同精神鸦片
来源:笑话频道     2007-6-23 8:03:00
 
自此诞生了互联网,犹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且网民以“迅雷不及眼耳之掩耳盗铃”之势疯狂暴涨。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虽然起步晚,但网民数量却在近年来发展迅猛,仅次于美国而名列世界各国“老二”的位置,网络似乎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人们一旦接触了网络,大有欲罢不能的感觉。“一日不上网,浑身不自在”,网络正如同鸦片一样,侵蚀着我们的肌体,填补着心灵上的空虚。  
 
  据不完全统计,构成我国网民中绝大多数的是那些热衷于游戏、聊天的学生和我们这些徜徉在各个论坛“闲逛”的人们。或许空闲太多,上网可以打发无聊时间?或许学业、生活压力太大,上网可以躲避尘世烦恼?或许生活中有许多的不如意,上网可以得到慰藉?或许还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只是在上述文章中没有罗列罢了。  
 
  有时在想,为什么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有那么多人却热衷于网络呢?是因为厌倦了现实社会中的尔虞我诈、人情冷漠,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寻找一个世外桃源、一片心灵净土?但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并非是个“乌托邦”,譬如杂谈。虽然生活在这里的也只是个ID,最多是名气如雷贯耳、稍有声望和普通之分,但这里也并非人们起初想象的那样,风平浪静。这不,流氓燕“没”了,据说是压力太大;苏筱筱、微酸女子也因为“太看重这里以及太受伤害”而萌生退意。  
 
  鸦片,是当年帝国主义掠夺我国财富、残害国民身体的毒品,无论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一旦沾上那物,从此上瘾,成为心灵空虚的一种寄托。立志戒掉鸦片者,非有惊人毅力不可。历史上的林则徐和张学良就是这样的伟人。  
 
  网络,也如同精神鸦片,人们什么时候不再沉迷,也需要同样的毅力。至少说明心智已经成熟,能够正确对待和直面压力重重的现实社会。什么时候我不在网络以及杂谈上“混”了,而且网络在我心目中已显得不是那么重要,说明我已大彻大悟、真正成熟了。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