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校园人物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校园称呼"官味"浓 官本位思想是根源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08-9-24 10:18:00
 
 大学校园内,“主任”“处长”“书记”的叫声渐大;“班长”“主席”、“部长”的称呼渐起。大学校园称呼为何“官衔化”?

  大学校园称呼“官衔化”

  时下,除了校领导外,许多高校有为数不少的处长、院长等中层干部;各个学院下面还有不少系主任、办公室主任、学生办主任、实验室主任……大部分担任这些行政职务的是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这些教师担任行政职务,成为了“领导”,学生对他们的称呼从“老师”变成了“院长”“主任”“处长”……
  不仅对“老师”的称呼发生了改变,就是同学之间,也有人开始叫“主席”“部长”……
  除了校、院、系各级学生会,目前各高校还有各级共青团组织、学生社团组织,且每个部门又设立部长、副部长若干名。此外,班级有班长、副班长、团支书等。
  浙江林学院外语专业大二学生贾洁雯说:“刚进大学时,我们班同学间很亲密,后来一些同学担任学校、学院学生干部,同学们就开始叫他们‘部长’什么的,感觉同学之间有了距离。再后来,我自己在一个学生社团里担任职务,低年级同学开始叫我‘部长’,现在叫的人多了,我也就适应了。”
  浙江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商意盈说:“以前我去学校行政部门汇报工作或是办事,不管对方职务大小统一称‘老师’,感觉十分亲切,后来经高年级同学‘点拨’得知,若称呼对方的‘官衔’办起事来更方便,我也开始称对方为‘主任’或‘处长’了。”
  针对这种现象,浙江林学院团委向全院学生发出倡议:“在校园里,大家还是互相称呼老师、同学比较好。”这样可以“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纯洁。”
  对这一倡议,不少学生表示支持。贾洁雯认为,大学校园变得“官僚化”不太好,很容易使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亲密关系发生改变。“现在学院有关方面发出‘恢复原来称呼’的倡议,我举双手赞成。”

  称呼职务为的是适应现实社会?

  赞同这一倡议的学生认为,职务称呼“入侵”大学校园,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称呼”而已,它对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不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对于这一倡议,浙江林学院团委老师王康表示支持。“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能等同于社会上的其他关系。”“职务上的不同,不能被简单地看作是‘管理被管理’或‘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我认为,这一倡议对净化校园文化,保持大学校园内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纯洁关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也有人认为,校园内改不改称呼无所谓。他们表示,校园称呼“官衔化”,可以提前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对他们将来进入社会就业并非无益处。
  浙江林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学生蒋烽认为,提早适应以职务称呼对方的规矩未必是一件坏事。“我觉得,称呼对方职务是一种尊重的表现。而且,全社会早已形成这样的氛围,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也会以对方职务来称呼自己的上司和老总,这不仅仅是人际交往中的‘惯例’,而且便于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我认为,学生在高校就读期间开始学习称呼对方官衔,有利于日后更快地融入社会。”蒋烽说。
  有的学生认为,社会交往有很多学问,怎么称呼对方也是很有讲究的,以职务称呼对方,尤其是称呼职务较高的对象,则往往显得更加尊重对方。
  浙江林学院学生社团干部张玲玲说,虽然在大学校园内,师生和同学之间称呼职务可能显得不够亲切,但不能完全予以否定,尤其对那些即将进入社会就业的高年级学生,若在高校就读期间开始了解并且学会称呼上的“礼仪”,利大于弊。

  “称呼职务之风”不值得提倡

  教育界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人士普遍认为,大学校园称呼“官衔化”,其实是“官本位”思想的体现,不值得提倡。在大学校园内,还是互称“老师”“同学”较好。
  浙江林学院团委副书记蔡永华多年来从事学生干部管理工作,他认为,大学生是青年中掌握知识最多的群体,起着引领社会风尚的作用,虽然现在社会上存在称呼职务之风,但这种社会风气不值得提倡。
  “中国封建王朝普遍存在‘官本位’思想,但这不是积极和进步的文化传统。作为大学生,应积极倡导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只有在大学校园内身体力行,他们离开学校后,才能更好地引导社会风气。”蔡永华说。
  浙江林学院的王长金教授说:“中国文化强调的是伦理关系,具体地说,就是上下级关系和平等关系,所以,只要相互之间能够接受,无论怎么称呼都是一样的……通常来说官职的称呼主要在工作期间使用,但由于受‘官本位’思想影响,很多人会把工作上的关系带到日常生活中。”
  王长金认为,大学校园称呼“官衔化”有助于适应社会的观点是片面的,因为高校的体制和社会上的公务员体制、单位的上下级关系有所不同。
  浙江林学院学生处副处长马小辉说,一些大学生之所以产生“称呼对方官衔有利于自己将来就业”的想法,根源是他们把来自家庭和社会上的一些做法带入校园,也可以说,主要是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事实上,用人单位越来越强调“人性化”。社会在发展进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