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校园剪影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河东区香山道小学 绿色阳光洒满校园
来源:天津日报     2009-10-20 11:59:00
 
   河东区香山道小学于1985年建校,现有两个校区,教学班56个,学生1912人,在职教职员工141人。学校自相继被评为“义务教育示范校”、“双高普九规范校”、“素质教育示范校”之后,又陆续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天津市文明学校、绿色学校、模范职工小家、校务公开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全国第二届校长大会在津召开期间,香山道小学荣幸地成为全市10所接待校之一。来自全国的校长代表对学校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贯彻实施《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小学校长培训会上,校领导作了题为《学校现代化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着力队伍建设》的发言。自2008—2009年8月以来,各新闻媒体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宣传报道30余次。这些突出的成绩得益于香山道小学不断构建绿色生态文化教育体系。

  走进香山道小学,徜徉在绿色的怀抱,享受着绿的温馨,每个人都会陶醉其中。学校以“绿色生态文化教育”为切入点,建设高品位学校文化。彩色地砖铺就的甬道一尘不染,道路两边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标准化运动场地铺设着红绿相间的人工草坪,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安全无尘的运动空间。楼道内,大型植被郁郁葱葱,窗台上一株株由学生提供的小植被生机勃勃。教室内,多媒体设备一应俱全,学生们在实验室、语音室、信息室、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阅览室、心理室中快乐地求知,实现了“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的育人氛围,生态墙、科技墙、艺术墙、读书吧、生物园、班级苗苗展示墙、行为规范走廊,汉文化长廊……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为此,构建师生生命成长的乐园,是学校不变的追求。

  管理者

  ——因为他们,绿色教育科学前行

  为了进一步引领教师思想现代化的自我修炼,学校领导干部回顾了香山道小学自建校以来的发展历程,对学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了理性思考和有序梳理,归纳出“香小办学经验点滴”“创新做法总汇”;开展了“我为香小绿色生态文化教育建言献策”、“我为香小发展谏直言”等活动,来自全体教职员工的每一份提案,学校领导干部都认真阅读,经统计分析,将提案逐条归类整理,在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及学期工作计划中加以广泛遴选、精心整合、充分采纳、有效落实,有力地引领了教师思想现代化建设。在这种民主愉悦的气氛中,不仅弘扬了学校的主流价值观,还造就了一个为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拼搏的教师群体。在工作中学校实施了五个坚持,即:坚持“师本化管理——生本化管理”,从了解教师的需求到走进教师心灵做起;坚持在学校管理中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成果;坚持遵循人的个性和心理这一发展规律,运用情感关怀激励、目标愿景激励、发现成就激励、多元评价激励、校长示范激励等方式,来调动教职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建立有效的反馈管理机制,形成一条民主平等的绿色通道;坚持人文关怀,真心实意地为教职员工办实事。教师节的深情问候,新年贺卡的温馨祝福,各种文娱活动、职工健康查体等,当教师真正感受到学校对他们无微不至关怀的时候,自然会对学校产生依恋之情,进而提升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把这份关怀创造性地传递给学生,并在学校逐渐形成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氛围。

  教师

  ——有了他们,绿色教育充满阳光

  学校以“品德堪为学生楷模,言行堪为学生榜样,才学堪为学生师表”为目标,按照“整体提高、分层管理、重点培养”的思路不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学校“普通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的塔式师资结构,营造教师发展的绿色生态。

  一是启动“绿色耕耘行动”。每位教师根据《学校三年目标责任书》制定出自己的《教师三年目标计划书》,以激励教师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二是营造绿色课堂。学校用“绿色课堂”这一崭新理念,整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拓展,使课改新思想、新理念具体化、有形化、操作化。“绿色课堂”上,教师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合作带进课堂。通过“六步骤”合作式电子备课模式的实施,让“绿色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平等对话的平台;成为共同探索知识、提升素质、发展智慧的场所,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绿色教学模式。在连续十年举办的学校“绿色耕耘杯”创优课评比活动中,涌现出一批批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校长陈立萍与学校其他领导干部坚持一线上课、说课、评课,引领学校的课改之路。在践行高效教学实践中,学校领导干部一年共听课637节,评出高效教学课454节,高效教学课堂达到71.3%,指导并改进低效课15节。同时,学校还制作了1—6年级知识树、构建了小学各学科知识体系并汇编成集。三是评选阳光教师。为了激励教师思想现代化建设,学校开展了“感动香小08年度风云人物”评选活动。活动中,设立了风云人物奖和提名奖,由校领导亲自整理每一位提名教职员工的闪光点,将其制作成精美的塑封卡,把充分的尊重与肯定、真诚的祝福与感谢送给每一位教职员工,让他们感受到工作做出努力与贡献的价值与乐趣。13位教师的事迹经过自我宣讲、同事介绍、颁奖演说、现场采访、发表获奖感言等形式得以宣传。在愉悦的气氛中,让他们感受到平日的辛勤付出和默默奉献都记在领导干部和同事们的心中;感受到的是学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离不开每一位教师;感受到的是这个团队是如此团结和谐、积极进取,学校的主流价值观得以进一步弘扬。

  学校还邀请专家教授和教研员来校讲座并亲自参与校本教研,让更多的教师有机会去先进地区、学校和境外学习,使每位教师都树立现代教育的价值观、质量观、法制观和管理观,并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学校开展的“绿色耕耘杯”作课说课、读书交流会、青年教师论坛、教师基本功比武、学科组教研展示、送课下乡等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构筑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举办的师德演讲评比、“绿色和谐班组”的活动,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树立了“学生欢迎、家长满意,社会尊重,同行佩服”的教师形象。学校的张清洁老师被评为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并授予天津市“十五”立功奖章;田媛媛老师被评为天津市优秀班主任;张美娟老师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学校行政组被评为天津市和谐小家,科任组、六年级组、五年级组被评为河东区青年文明班组。

  学生

  ——为了他们,绿色生态文化教育不断创新

  绿色生态文化教育以学生生命需要为基点,确认主体地位;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激活德育生命;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引领自我教育;以欣赏理解为纽带,实现人格感悟;以多元评价为手段,张扬学生个性。

  一是“绿苗苗成长计划”。学校的教育活动以“绿苗苗成长计划”为主线,以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健体习惯为重点,倡导从最简单的列队、扫地、读书、礼仪等小事做起,通过班集体建设,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训练,逐渐形成优秀的师生行为文化。此外,学校还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前,学校已有科技、文艺社团30个,这种将课程改革与学校特色教育的有机结合,充满绿色生态的课堂文化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生发展性评价标准及评价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了绿色课堂生态,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是“体育与艺术2+1”阳光活动。在体育方面,学校结合《体质健康标准》和培养学生“2+1项目”制定活动内容,严格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每年召开两次运动会,一次冬季小型多样活动比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辅智、健体、塑美、促劳,使学生五育全面和谐发展。为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艺体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学校积极开展了大课间活动,设置了空竹、健身圈、跳竹竿、跳皮筋、街舞等有时代特色、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连续三年的“香小趣味运动会”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活动。

  在艺术方面,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育人中的独特作用,努力在各项教育活动中渗透艺术教育,实现以美陶情,以美育德,以美益智,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普遍提高。学校的书画艺术走廊、班级的黑板报优化艺术教育的氛围,元旦、“六一”节、国庆节、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为了让孩子特长与兴趣进一步得到提高,学校组建了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学生们在活动中乐于参与,学得快乐,学有所得。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学校众多学生获奖,内容涉及古诗文诵读、绘画、器乐、科技制作、舞蹈、武术、声乐、计算机、围棋、跆拳道等方方面面。由于学生们出色的表现,学校在2008-2009年度两次受邀参与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节目。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是希望的标志,学校将继续把“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办学的不变追求,不断增强学校的教育功能和办学成效,在“绿色”的园圃中不断耕耘,结出硕果。

 建设绿色生态文化 体验阳光快乐生活

    陈立萍 河东区香山道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曾荣获天津市中小学特级教师、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河东区第二届专业技术突出贡献人才、河东区首届“名师”等荣誉称号,并入选“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首期培训班。提起陈校长和她管理的香山道小学,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学校“绿色生态文化教育”的办学理念,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生态是生命的宜生,而陈校长正是这样一位在教师和学生眼中充满了活力和温暖的校长。

  记者:陈校长,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香山道小学的办学特色吗?

  陈立萍:长期以来,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经过探索、实践与积累,学校逐步形成了“让教育充满绿色生态文化,崇尚师生人格平等、向师生倾注人文关怀、唤醒师生的创造潜能,使师生在和谐、安全、健康的教育环境中得到生动、活泼、个性化发展”的“绿色生态文化教育”办学特色。学校以“绿苗苗成长计划”为主线,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健体习惯为重点,倡导从最简单的列队、扫地、读书、礼仪等小事做起,通过班集体建设,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训练,逐渐形成优秀的师生行为文化。同时,学校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前,学校已有科技、文艺社团 30个,这种将课程改革与学校特色教育的有机结合,充满绿色生态的课堂文化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生发展性评价标准及评价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了绿色课堂生态,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记者:提起“绿色生态文化教育”,很多人都会感到新鲜,绿色生态文化教育的核心是什么呢?

  陈立萍:我认为“学校绿色生态文化教育”的核心是全体教职员工之间的敬业合作、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在这样的教育生态环境中,教师首先要呵护孩子的心灵,而且把它作为自己职业角色的第一选择。这就是我对学校“绿色生态文化教育”最基本的理解。

  记者:通过您的介绍,我感觉“绿色生态文化教育”是一个充满着爱的教育方式,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领导干部和教师之间,都存在着一种自然的、和谐的、爱的精神,那在您的理解中,作为一名校长,校长的爱应该是怎样的呢?

  陈立萍:校长的爱应该体现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体现在善于“激活每一个细胞”的管理艺术。 校长心中要装着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的发展与成长,真诚无私,关注教师,关注学生。让学校成为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

  记者:当前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您认为教师要怎样做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呢?

  陈立萍:我认为,不管课程改革如何发展,教师钻研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是长效的基本功。课程改革最关键的是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因此,学校以抓教师培训和备课为基础,形成了“六步骤”合作式电子备课模式和“校本培训、通识培训、教研培训、科研培训、远程培训相结合”的研、训一体的培训模式,使每位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并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

  在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我认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也是促进教师不断改进自己工作的内驱力。2008年以来,香山道小学陆续开展了我为香小“绿色生态文化教育”建言献策活动、“我为香小发展谏直言”活动、“感动香小2008年度风云人物”评选活动等。在这种民主愉悦的气氛中,不仅弘扬了学校的主流价值观,还造就了一个为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拼搏的教师群体。现在学校教师群体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共有特级教师1人,小中高教师2人,区级名师1人,市级优秀班主任2人,区级班主任标兵1人,区级学科带头人12人,市、区级优秀教师13人,“香小风云人物”13人。

  记者:我们看到您对教师提出的合作式电子备课模式要有“六步骤”,您能具体为我们解释一下这“六步骤”吗?

  陈校长:我认为,高效教学不仅需要个体的深钻细研,更需要团队集思广益的经验和智慧。因此,从2005年,学校开始实施电子集体备课,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完善,形成了“六步骤”合作式电子备课模式。其操作程序是:

  1.责任主备。通过各学科组协议分工,领取本册教材的部分课时任务,集中精力检索资料,对照课标,钻研教材,发挥创造性,高质量完成备课基础工作。

  2.集体研讨。由主备教师引领,说教材、谈教法,各学科组民主评议,提出修改建议,进行集体研讨,基本取得共识。

  3.传阅交流。主备教师根据评议,进一步完善后作为基础教案,由学校统一印发。

  4.二次备课。每位教师将基础教案在课前认真复案,并结合本人教学风格及班情学情,重在学法的选择和演绎,在“个人修改栏”里进行个性化的创新或调整。

  5.课例研讨。结合各学科组内每周重点研究课这一特色教研活动,将真实发生的预设教案的看点、典型性问题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听、评课教学研究活动,使教师在案例研究中有所发现,有所启示。

  6.反思生成。学校注重让教师自主进入“学习”“ 反思”的状态,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过程进行全程反思,总结成绩和不足,提出设想,使教学研究过程真正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广应用的共同发展过程。

  记者:作为一名校长,您觉得要从何入手,才能做好教育管理工作?

  陈立萍:我认为,管理者要率先做课程改革理念先行的示范者,学习宣传的示范者,研究实践的示范者,探索创新的示范者。为此,学校领导干部坚持一线上课、说课、评课,引领学校的课改之路。在践行高效教学实践中,学校领导干部一年共听课637节,评出高效教学课454节,高效教学课堂达到71.3%,指导并改进低效课15节。另外,为深化教学改革,学校以备课为切入点,通过合作式电子备课模式,制作了1—6年级“知识树”、构建了小学各学科知识体系并汇编成集。用扎实的校本研修,有力地保障了课改的有效进程,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记者:我在您的一篇文章里看到,您对教师的智慧有着很具体的论述,在您看来,教师的智慧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

  陈立萍:智慧的表现是多元化、多方位的。教师的智慧在于善于运用教育规律,科学育人。教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是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奠基者。教师智慧的提升应树立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的理想与信念,只有教师的“人生之树”枝繁叶茂,才能使教师的“教育之树”顶天立地。

  记者:在这里我想替家长朋友们问您一个问题,家长在课余时间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学习,才能提高成绩呢?

  陈立萍:您所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很多老师和家长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从这个问题中也可以折射出中国家庭教育的一个普遍观念:好成绩等于好孩子。而实际上,考试成绩并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不能用一个简单的、统一的标准去丈量每一个孩子,因为教育的目的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一种唤醒,将孩子进行不切实际的提高只会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据专家调查,刚入学的小学生约有80%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极其自信,而当他们到16岁时,这一比例降到18%。我认为,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教师和家长们关心孩子的重点。

  记者:我们常听家长们反映说,别看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但教育起来并不容易,您作为校长,要管理教育那么多孩子,是不是困难就更多了呢?

  陈立萍:困难肯定是会有的。但我认为,方法总比困难多。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有两道题不能不答。即:第一道题是上下求索,回答“教育应该怎样做”;第二道题是叩问自己,回答“我应该怎样做”。要答好这两道题,要以一生做纸,以行动作答。我想,如何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这是基础教育工作者永远要探讨和研究的话题。

  记者:如今的香山道小学越来越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您和全体教职员工未来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思路是什么呢?

  陈立萍:香山道小学自建校24年以来,可以说经过了一个快速提升的过程,历任的4位校长所形成的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为香山道小学赢得了极佳的口碑。当前,学校现代化建设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对学校而言,除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外,更主要的是集中精力,创新学校管理,着力抓好队伍建设,实现教师思想的现代化。为此,首先要从教师思想现代化建设入手,全面开发教职员工的潜能。用凝心聚力的“四个法宝”,即:善于发现的睿智、以人为本的情怀、为人师表的示范、催人奋进的激励来启迪、促进、引领、期待教师思想的现代化,以适应学校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努力建设具有绿色生态文化教育的现代化特色学校,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目标和追求。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