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校园关注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校园何时才能真正“阳光”起来?
来源:大江网      2009-12-25 13:27:00
 

  盛克选

  笔者12月24日在《重庆晚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家住万州区万里城墙工商银行宿舍的罗三勤夫妇怎么也无法接受女儿在上体育课时晕倒,在一个多小时后竟不治身亡。”

  首先,我们为幼小的生命而深感痛惜,鲜活的生命在校园突然离开了我们,究竟在临别前发生过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幼小的生命离我们远去?所有人都会有这种疑问。当我们需要合理的事件真相还原时,鲜活的生命换来的却是各种形似“神秘”的理由。纵观12月,整整一个月大事小事与校园有关的新闻事件屡屡发生。从“校园踩踏”“红领巾自杀”“水沟冻死”再到刚刚发生在重庆校园体育课上“不治身亡”事件。一系列在校学生身亡事件频繁发生的同时带给我们对当前教育现况深深的思考。

  如果现在还继续谈教育安全管理问题,硬件设施缺陷或者是素质教育,那样似乎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甚至说很牵强,对于某些学校来说也只是纸上谈兵。因为眼前一次又一次的校园事件不仅仅是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教育师资伦理道德问题,一次又一次让所有家长对孩子在校的生命安全产生极度的危机感。究竟是什么会让活生生的生命变为灰烬?笔者认为,所有发生校园事件真正原因已经逐步上升为教师师德和社会责任感。“死得很安详”“死得很舒坦”“晕倒一个多小时竟不治身亡”这样的理由给人的感觉是极度的伤痛和愤怒,这是那般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如此“高调的姿态”对在校的孩子怎能享有如父母般的关爱?莫非这些老师都被“灰色”洗过脑?

  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强调“阳光教育”“阳光校园”,但是在当今社会权利和利益的驱使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孩子的“灰色教育”越来越严重,不排除某些老师在家长权益的诱惑下,而对另类学生“情有独衷”无微不至,自然而然就会有某些同学受到老师的冷落,甚至漠不关心,从而失去了作为“师者”应有的师德和责任感。这样典型的“灰色教育”只能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阴影和自尊伤害,甚至是付出生命。教育的出发点始终归位于道德教育,关爱教育。要使孩子在校成为一位有高尚道德,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充满爱心的好学生,作为“师者”首先要具备更高要求的道德和爱心,也只有自己内心先真正“阳光”起来,才能“照亮”幼小的生命一路健康成长。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